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淘宝
 
adv1广告图片
 

“铜臂螳螂拳”第三代传人在唐山

唐山晚报 2015-11-26 10:20:08

  在我市众多武林高手中,今年已经68岁的“铜臂螳螂拳”第三代传人马振岭声望颇高,他是我市目前仅有的两位“武术7段”运动员之一,去年马振岭的“铜臂螳螂拳”还入选路北区政府“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记者采访那天,在火车站附近的树林里,马振岭特意穿上“练功鞋”,闪转腾挪、虎虎生风。几套拳、剑等练习下来,年近7旬的马振岭气不长出、面不改色,精力不输年轻人。他与入室弟子李传祥、姚继全等每天都要在这里练功两个多小时。

   马振岭与著名武打演员于承惠是师兄弟,于承惠拍电影途中路过唐山,在他家住了21天,并邀请他去担任武术指导。于承惠离世后,知情人认为马振岭已经当仁不让地成为螳螂剑“天下第一”,可以靠此名气行走天下,但马振岭不以为然。

   马振岭出生在武术世家,祖籍山东胶东,他的祖父马响云是著名武术家。清末年间“洋务运动”兴起,在唐山开办的开平矿务局大量招收工人,各地贫苦百姓纷纷前来,家境贫寒的马响云也随祖辈来到唐山古冶矿区落户谋生。从此,“铜臂螳螂拳”也就在唐山落地生根了。

   马响云自幼拜师学习螳螂拳,为突出螳螂双臂优势,他另辟蹊径,请工匠制做一双铜臂,可以套在胳膊上增强防御功能,铜臂前有点穴指,远攻近取,点打七十二穴,令人防不胜防。在演练中,他不断探索,形成了快速勇猛、斩钉截铁的风格。马响云自创的铜臂螳螂拳,属于螳螂拳的一个支派,与螳螂拳相比较,它更巧妙地突出和运用了两个前臂的作用,实战中进行快速的点、勾、搂、挂、劈等动作;身法上吸取螳螂拳腰身仰、俯、拧、旋的灵活多变;步法上吸取螳螂拳的踏实、稳固以及前后左右闪转腾挪的特点,风格独树一帜,堪称螳螂拳中的一朵奇葩。

   马振岭的父亲马锡正,是铜臂螳螂拳第二代传人。他自幼随父马响云习武,深得铜臂螳螂拳精髓。因家境贫困,马锡正16岁便开始拉黄包车养家度日。当时古冶林西有个绰号“高拐子”的日本宪兵队汉奸,是车场一霸,不仅车租高,还时常欺压包车工。一次,马锡正愤而拒租,却被“高拐子”指使20多人打伤。半年后的一天晚上,养好病的马锡正飞身到矿警指挥部,打死2名矿警,偷出两把三八大盖,连夜赶到昌黎投奔八路军第十三支队,成为李运昌司令员的部下。马锡正凭着一身武功奋勇杀敌,屡立战功,后来被任命为爆破队长。在一次完成爆破任务时,马锡正被飞石击中头部,昏迷了3天,苏醒后却留下后遗症,只得退役。在此后的几十年间,马锡正记忆力较差,忘记了很多事,唯有螳螂拳各种套路和刀剑套路却始终不忘。

   耳濡目染,幼年的马振岭便对武术产生了极大兴趣,父亲不教他,他便偷偷地学。可是,每次学武术被父亲看见了,回到家就是一顿打。这反而坚定了马振岭学习武术的决心,他趁着父亲练功或者教学生的时候,藏在远处偷偷地学,然后躲到没人的地方勤学苦练。

   马振岭12岁那年,本家的大伯马锡成老先生看他是一个学武术的好苗子,就去找他的父亲马锡正,问为什么不让小振岭学武术。马锡正说:“我怕振岭学会武术以后,将来出去惹事啊!”而马锡成却说,马振岭是天生习武的料,应该教他习武,让他继承和发扬中国武术;咱们可以一边教他武术,一边教他做人,一个有武德的人,是不会轻易惹是生非的。就这样,马振岭才正式开始研学本家的祖传铜臂螳螂拳及独门兵器双手螳螂大剑等。

   马振岭对武术的热爱近乎于痴迷,常常通宵达旦地修炼和钻研铜臂螳螂拳。他演练螳螂拳眼快、手快、身快,一招三变,气势逼人,表现出刚柔相济、长短互用、勇猛泼辣、机智灵活、变化多端的风格。为印证所学,开阔眼界,他在19岁时便远赴螳螂拳发源地山东各地以武会友。在长达3年的时间里,他与“太极螳螂”“七星螳螂”“梅花螳螂”“六合螳螂”四大派进行了交流切磋。此后30年间,他更是多次赴东北三省、河北沧州、南方各地以武会友。在访友习武过程中,他不断地总结经验,取长补短,丰富和改进已取得的成果,不仅朋友遍天下,武技也更加炉火纯青。

   1994年,马振岭带领学生参加了全国第三届革命老区武术比赛并获得冠军。随后,马振岭急流勇退,致力于年轻弟子的培养,在葫芦岛市举办的全国武术大赛上,他的两名弟子纷纷折桂。

   如今的马振岭每天除了习武,就是和同行一起切磋武艺,或者指导徒弟练习武功。他说,中国的武术文化源远流长,要传承好,传下去,就得教好下一代。为此,马振岭自1973年起,先后开过武馆、武校,教出了不少好苗子。已近古稀之年,马振岭仍然期望“铜臂螳螂拳”得到更好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