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淘宝
 
adv1广告图片
 

佛山该下工夫做好“功夫”文章了

中国旅游报 2015-11-23 14:33:34

  武术,素来被视为佛山名气最大的一张名片。作为我国南方武术的发祥地,佛山集萃了南北方不下于60种的拳种,其中有影响力的就有十来种,而黄飞鸿、叶问、李小龙等更是佛山武术的代表性人物。对于许多外国游客来说,武术是中国文化中最神秘最精彩的部分。说到中华文化,就算语言不通,但只要比划几下李小龙的招式,他们一下就能心领神会。

   中国武术享誉世界,但武术之都佛山却没能够借助武术大打旅游牌。佛山市旅游局副局长谢建华说,佛山的工业发展快速,尤其是陶瓷业闻名全国。今后佛山要逐步加大对以武术为重点的文旅产业的扶植力度,把武术这张文化名片好好地用起来。

   武术现状令人忧

   据统计,在全球,佛山武术人口超过1000万,仅佛山本地练武人数就将近3万人,全市有武馆500个。尽管习武人多,习武风气浓郁,但武馆的生意却不景气,全市仅有5%的武馆全天营业。

   谢建华介绍说,面对境外市场,今天的佛山不能算是个旅游目的地城市,“佛山组团出境玩的多,境外组团来佛山玩的少。”2014年,佛山市接待游客近4000万人次,其中境外游客不到150万人次。

   相比佛山,同样打武术牌的少林寺,其成绩单就要好看得多。少林寺不仅每年吸引大量的外国游客前来游览学武,而且还吸引了基辛格这样的国家政要来此感受中国武术的魅力。据统计,少林寺每天接待游客数量达5000至1万人次之间,这个数字,令佛山难以望其项背。

   “要让近者悦,远者来。首先本地人要对城市文化自豪有认同,外地游客才会想要来。”谢建华说,武术是佛山的特色名片,佛山人对于自己的武术文化非常自豪,但是如何打好武术这张牌,用武术吸引外地乃至外国的游客?佛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他透露,接下来佛山武术将集体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最终形成产业化、品牌化、标准化的一整套系统模式,同时还要打造佛山武术博物馆以吸引更多的境内外游客到佛山。

   呼唤独特品牌

   叶问、黄飞鸿、李小龙,这些功夫大师几乎都出自于佛山。佛山武术申遗顺理成章。

   谢建华介绍说,近期由佛山市政协主席牵头组成的调研组去了不少武术名城调研取经,就是想怎么把佛山武术文化做大做强。“我们去了香港和河南,也去了河北和泉州,学习了不少经验,对于如何打造佛山武术旅游,已经达成了几点共识。”

   一是佛山武术要标准化。不能各个门派各有其标准。各个门派要互相尊重,互不排斥,取长补短,形成佛山自己的武术文化品牌。“佛山功夫要集体申遗,形成一个统一的品牌,最终作为佛山功夫走出去。”

   二是要修建佛山武术博物馆。目前在佛山有大小500多家武馆,也有黄飞鸿纪念馆,但是佛山缺少一个完整统一地展示佛山武术发展历程的武术博物馆。“我们要打造佛山武术博物馆,将佛山武术发扬光大,并吸引游客前来旅游。”

   三是跟武馆合作,开展更多的武术体验活动。“暑假的时候,家长送孩子来佛山学武术,学上半个月一个月,平日里游客也可以分批次来学习武术,还可以吸引更多国外的游客来学习武术。”

   “中国功夫”在老外眼里,神秘精彩。“虽然佛山的功夫符号在外国游客心目中印象深刻,但是只要五年不用这个品牌,其品牌的价值就消失了。这是我们非常着急的一件事。”

   发展以佛山武术为核心的文旅产业,对于佛山来说迫在眉睫,“现在我们缺少一根线把武术产业串联起来。未来佛山要进行规划,用武术这根线将城市旅游串起来,形成武术产业化、品牌化、标准化。”

   文旅是重头戏

   佛山是一座以工业为主的城市,2014年,第二产业占比高达60%,第三产业只占35%。谢建华说,未来发展文旅产业成为佛山的重头戏。

   “文旅产业我们一直想做大做强。我们成立了文旅产业发展小组,也出台了对文旅产业的扶植政策。”谢建华说。

   “我代表佛山几万、国内几百万、全世界上千万的热爱佛山武术的人说一句,是时候好好做强做大我们佛山的武术文化产业了。”佛山政协委员梁永流大声疾呼佛山做好“功夫”大文章。

   据了解,同样是以武术闻名的河南少林寺,利用武术发展旅游,取得很好成效,其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登封市每年都有专项资金用于少林寺武术文化及相关旅游产业,武术文化及相关旅游产业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而佛山武协每年的日常经费只有四五万元,场地也是自行花钱租赁。

   作为全国武术之城,佛山发展武术文化旅游产业的内外部环境都相对成熟,随着文旅产业发展小组的成立,佛山的武术牌会不会越打越响,值得期待的一件事。

     佛山这座城市没有大山大海,深挖岭南文化,突出武术文化的地位,借助武术之都来发展旅游,借助文旅产业带动旅游经济合乎时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