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淘宝
 
adv1广告图片
 

学习传统吴氏太极剑有感

上海学员黄启华 2018-10-16 18:52:43

  国庆期间,有幸参加了由著名武术家张全亮主讲、由鸣生亮武学研究会组织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传统吴氏太极剑64式培训班》的学习,受益匪浅,现将点滴体会与大家交流。

   一、学拳先学做人

   我听张全亮老师上课已有多次,对于张老师的平易近人和精湛技艺也早已耳闻目睹,这一次的培训短短几天,要把这套有二百多个分动的太极剑,教给我们这些从来没接触过传统吴式剑的学员来说,困难可想而知,我们经常会误解动作的含义,会提许多问题,还会拷贝走样。但老师不顾自己已经年近八十,一遍一遍的仔细讲解,一遍一遍的亲自演示。对于我们的提问从未表示不耐烦,真正体现了诲人不倦的精神。

   张全亮老师已是社会名流,并担任国内外很多武术头衔,但他礼怀下士,宽厚待人,丝毫没有“大师”“大腕”架子。老师常教导我们:学拳先学做人,要学习水的特性,不争名逐利,总是处于下方,并能包容万物。他言传身教德艺双修的人格魅力深深的感染了我,作为张全亮老师的弟子,在向老师学艺的同时更要向老师学德,要以身作则带教学生。

   二、对传统套路的新认识

   在参加学习班之前,为了不让自己在学习中落后,我在网上下载了王培生师爷演示的吴式64式太极剑,反复的看了多遍,原以为自己已有所理解。但在学习过程中发现,不但方向角度有偏差,而且对动作要求的理解也是与吴式传统套路大相径庭,对不上号。我用对竞赛套路的理解去学习传统套路是要走弯路的。所以“入门需口授”。

   通过学习班的学习,首先对吴式传统太极剑中剑的运用有了新认识。以前只知道剑指,不知道什么叫剑诀,什么叫剑法;以前只知道剑柄、剑首,不知道什么叫剑鐏,什么叫剑镡;通过学习,知道了在传统吴式太极剑套路中,剑诀不要超过剑镡前,例:劈剑时剑诀要在剑镡后;并知道了剑把(柄)的使用,

   其次,对吴式传统套路特有的“按窍运身”的技法有了新认识。尤其是一睹张老师的舞剑风采,感觉师傅与师爷的风格一脉相承,颇具老前辈的风范。我明白了,张老师继承了王培生师爷独创的“以心行意,按窍运身”的技法。与竞赛套路相比,吴式传统套路更多的讲究技击和养生,特别是王培生师爷的拳艺。例:吴式64式太极剑中第一动分剑七星的第四小动作“平衡抽剑”,我在看王师爷视频时,我就想:这不就是竞赛套路42式太极剑中的“后举腿架剑”吗?但张老师在教学中是这样教我们的:右手上举抽剑是截对方的手臂,剑诀点对方极泉穴,右脚后踢对方尾闾。类似这样的经典传授还有许多。看到张老师那神采奕奕的眼神,那惟妙惟肖的动作,我觉得自己只是花拳绣腿,没有内涵。要真正做到像师父那样,每个动作都要以穴位引导、用意念打拳,用眼神说话,我们要学的东西太多太多了。

   三、对传承的紧迫感有了新的认识

   短短四天的学习结束了,我们只学了些皮毛,要把套路打好,要把师父心传口授的吴式传统太极剑打好,还需要不断的思考,不断的实践,不断的练习。

   张全亮老师师出名门,得先辈之真传,加上他自己一生对吴式太极拳和八卦掌的研究,用医武合一的思想来继承研究太极拳(械)深有造诣,已是世界级大师, 他在传承传统太极拳(械)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常说:当前亟待要我们去做的是传统太极拳的传承工作。我既为自己拜在张老师门下感到欣慰,又有担心和惭愧。师父这次不远万里来到上海进行教学,目的就是希望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传统吴式太极剑64式》传承下去,我担心自己力不从心,惭愧自己不够努力。在网上也已看到其他人演练吴式太极剑,已经不是王培生师爷的味道了,所以,传承不正,或急功近利,则可能影响太极拳的发展而使人误入歧途。

   近年来太极拳在全国范围内积极开展六进活动,即进机关,进企业,进军营,进学校,进社区,进乡镇。我想在推进全民健身事业的同时,我将继续努力学习,提高技艺,尽自己微薄的能力,做好传承传统太极拳(械)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