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淘宝
 
adv1广告图片
 

承继先贤 笃行致远 ——八卦掌四世门人李秀人老师收徒仪式在京举行

博武国际武术网 2025-10-20 18:56:38

  金秋时节,天高云淡,秋风送爽,丹桂飘香。2025年10月19日上午10时,八卦掌四世门人李秀人老师收徒仪式北京天健宾馆隆重举行,这是传统武术界的一件大事、一件幸事。

   位于北京市中心的天健宾馆内喜气洋洋、欢声笑语。武术界、文化艺术界、新闻出版界及著名武术家八卦掌第三代名师,李子鸣先生门下传人共计160余人见证了这个庄严神圣的时刻。

  

   莅临现场的领导、名流有中国武协原秘书长康戈武,国家体育总局举摔柔管理中心原党委书记宋兆年,民盟中央文化委员会副主任、政协北京市第十四届委员会委员王勇强,北京武协副主席、北京武协陈式太极拳专业委员会主任王洪恩,北京武协常务理事、武警特警学院教授杜振高,原空军某部副军级干部贾国栋,著名画家、师白艺术研究会名誉会长娄述德及夫人高英华,原邓小平主席警卫员、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书画协会副主席张瑞祥,著名武术文化学者、博武国际武术网总编余功保,八极拳名家、中国武术九段王世泉及夫人张北霞,中国老年人体协太极拳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聂健全,北京武协原副主席兼秘书长毛新建,北京西城区文化和旅游局非遗科科长柳宝义,北京国际和平文化基金会特邀专家、中国武术研究院首任院长徐才先生之女韩陆,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编导程胜男,爱国将领黄琪翔先生后人吴佩珊;李子鸣先生的高徒有八卦掌名家、北京武协理论文史研究会创会会长王桐,八卦掌名家、北京武协赵氏擒拿研究会创会会长赵大元,原北京形意拳研究会会长邸国勇,河北衡水武协原主席孙长江;武术界名家有中国武术段位制教程编务办公室专家武世俊,原北京戳脚翻子拳研究会会长王鹤龄,原北京八卦掌研究会会长高继武,意拳名家、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崔瑞彬,八卦掌名家铁恩芳先生入室弟子昌根福,八卦掌名家王敷先生之子王尚智及夫人娄淑凤,八卦掌名家王文魁先生之子王正亭,八卦掌名家郭学新、李震峰,三皇炮捶拳名家张成仁,北京巾帼荟国际武术文化中心名誉会长、花拳名家董文玉,北京巾帼荟国际武术文化中心副会长、北京朝阳区武协主席苏燕,北京巾帼荟国际武术文化中心监事长高瑞芬,北京巾帼荟国际武术文化中心秘书长李一秋,北京巾帼荟国际武术文化中心副会长田京苗、穆雅玲,北京八极拳专业委员会主任孙祥恕,北京四民武术社社长周宝昆、副社长崔玉京,中国潭/弹腿联合总会会长、北京临清弹腿研究会创会会长隋世国,北京六合拳专业委员会主任赵辉,北京武当太乙神剑门专业委员会主任张桂生,北京技击专业委员会主任宋德龙,北京通背拳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张斌,北京形意拳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陈建华,北京王芗斋意拳培训中心常务副会长李全有,北京鲍氏武术社原社长袁宝海,北京祁门通背拳代表性传承人戴振川,霍氏八极第三代传人李树栋,北京丰台区武协监事长刘朝国,非遗善扑术传承人王同庆,西班牙六合螳螂拳总会会长阿雷,北京励志众合搏击俱乐部馆长王麒,北京恩波格斗俱乐部刘昕宇馆长,北京王文永摔跤俱乐部馆长孟尊荣,子弹飞格斗冠军赛事联盟董事长赵子弹,八卦掌名家孙志君先生入室弟子张光萍,程式八卦掌传人刘振刚,尹式八卦掌名家王金明优秀弟子唐博钊,樊式八卦掌传人卞洪磊,北京子鸣武术协会秘书长杨十明,北京燕青拳专业委员会主任顾庆林,北京赵氏擒拿专业委员会主任赵文福,北京武术理论文史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王惠斌,北京房山区八卦掌形意拳研究会会长王小玉,北京怀柔区武协名誉主席曹维志、主席温振林,北京子鸣武术协会高级教练、北京武术理论文史专业委员会原主任罗富庆,中国关心下一代武学传承研究院院长王鹤霖,八卦掌祖师董海川家族29代孙董岩,八卦掌二世名家刘凤春嫡重孙刘东杰;文化艺术界、出版界、新闻媒体界嘉宾有北京西城区教委学生活动管理中心主任王小慧,北京西城区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官陆俊钊,北京丰盛医院骨科专家主任王法利,人民体育出版社编辑部副主任孔令良,海峡两岸企业家协会副会长何燕儒,《中华武术》杂志执行主编龚建新,中国大众文化学会雄安书画院副院长李沫,“北京之声”博物馆负责人罗琪,央视频《文化大视野》栏目侯志军、李衡宇,北京电视台融媒体郭涌,北京广播电台沈彤、范耘含等;光临大会的还有李秀人的门中晚辈及家人们。

  
李秀人师徒和与会嘉宾合影
李秀人师徒和与会嘉宾合影


   仪式由李秀人老师贤契方钟志主持,北京子鸣武术文化传播中心秘书长杨十明介绍嘉宾。

  
方钟志先生主持
方钟志先生主持


  
杨十明先生介绍嘉宾
杨十明先生介绍嘉宾


   整个收徒仪式庄重、文明、严谨、和谐,不仅令李秀人先生师徒,也令所有在场的来宾感动,这不仅是一次可称范本式的传统收徒仪式,更是一次与众不同的传统文化教育洗礼。

  
邸国勇先生宣读门规师训
邸国勇先生宣读门规师训


  
弟子递拜师贴
弟子递拜师贴


  
拜师弟子
拜师弟子


   会场左侧展板,展示了李秀人老师几十年的习武之路、武术活动及创业30年的照片,让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位巾帼传人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于她几十年如一日,辛勤耕耘,无私奉献,笃信务实的传承业绩有了新的认识。

   这次会议以“承继先贤 笃行致远”为主题,也彰显了师徒为传承中国传统武术的坚定意愿。

  

   中国武协原秘书长康戈武先生,门中长辈王桐先生、赵大元先生,北京武协副主席、北京武协陈式太极拳专委会主任王洪恩先生,北京武协原秘书长毛新建先生,博武国际武术网总编、世界太极拳网总编余功保先生进行了真挚精彩的讲话。

  
康戈武先生讲话
康戈武先生讲话


  
王桐先生讲话
王桐先生讲话


  
赵大元先生讲话
赵大元先生讲话


  
毛新建先生讲话
毛新建先生讲话


  
王洪恩先生讲话
王洪恩先生讲话


  
余功保先生讲话
余功保先生讲话


   北京各兄弟拳种的二十多位负责人光临了大会,并一一送上书画锦旗表示由衷的祝福,可谓天下武林为一家。

  
赠送字画
赠送字画


  
赠送图书
赠送图书


   李子鸣先生几位入室弟子见证了此次大典。他们已经八十多岁,但精神矍烁,气宇轩昂,表情庄重且喜悦,从内心为李秀人师妹为恩师李子鸣先生高兴。

   晚辈代表顾庆林的讲话,令人唏嘘,他用一点一滴的事实,描述了李秀人老师作为门中长辈的典范事例,表达了师侄们对李秀人师姑的祝福和敬爱之情。

  
顾庆林先生讲话
顾庆林先生讲话


   新弟子娄明是一位军人,她代表新弟子的讲话真挚感人,表达了新弟子承继事业的决心。

  
娄明代表新弟子讲话
娄明代表新弟子讲话


   李秀人老师一袭红衣站在舞台上,已过古稀之年的她,声音洪亮,气宇轩昂,答谢讲话感人至深,她感谢董海川先师创建了八卦掌这一优秀拳种,她说:“因为有了八卦掌这宝贵文化遗产,今天大家才能坐到一起憧憬未来。她感谢父母的培养,感谢武术界领导、武林同好以及亲友们的厚爱与支持。最后她对弟子们寄以厚望,希望他们永远记住这个难忘的时刻心存感恩之心。刻苦习练、不图虚名,为传承八卦掌做出贡献。

  
李秀人老师讲话
李秀人老师讲话


   仪式完成后,嘉宾合影留念,记录下这难忘的时刻。

   在不同音乐的伴奏下,在来宾的关注下,李秀人老师的弟子、晚辈进行了精彩的演练。

  
精彩表演(一)
精彩表演(一)


  
精彩表演(二)
精彩表演(二)


   李秀人老师的战友,京剧名票田梦冬先生先后演唱了《迎来春色换人间》的现代京剧片段,表达了李秀人老师继承先辈事业的决心与勇气。

  
田梦冬唱京剧
田梦冬唱京剧


   这是一次不同寻常的传统收徒仪式,令人感慨,令人难忘,催人奋进。李秀人老师最后期望”中国传统武术的志士仁人,应当携手并肩,在尊重传统,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再求发展创新,让传统武术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贡献。”

  

  
李秀人老师拳照
李秀人老师拳照


   个人简介:

   李秀人老师出生于武术之家,是著名武术家、八卦掌三世名师李子鸣先生之女。

   曾任北京武协八卦掌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现任:北京八卦掌博物馆馆长、北京子鸣武术文化传播中心会长、北京巾帼荟国际武术文化中心会长、北京师白艺术研究会常务理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八卦掌市级代表性传承人、中国武术七段。

   李秀人老师自幼聪颖勤奋,品学兼优,她为人热情坦诚,工作务实高效,因其出色的业绩和表现,曾获北京武协先进个人、所在地区“北京榜样”、新中国成立70周年优秀武术人等荣誉。

   李秀人老师三十年如一日,认真研习,努力传承八卦掌,在诸多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

   她培桃育李,诲人不倦。几十年来接受她传授、指教的学生弟子已过千人,在央视每日健身栏目义务讲学,学习者逾三十万人。弟子后学成绩优秀。

   多年来秀人老师一直注重武术理论的研究,著书立说。她先后编撰和出版了《北京八卦掌》、《八卦掌汇宗》、《八卦掌》、《八卦掌健身功法》、《中华武术三字经》、《细读中华武术三字经》等多部著作,所编书籍全部被国家图书馆收藏。不仅创建皇城武术书院收藏武术图书免费阅览还向社会各界捐赠各种书籍9000多册。

   她以超乎常人的毅力用4年多的时间,在喜马拉雅义务播讲武术书籍720集,受众12万人。为传播优秀武术文化不遗余力。

   李秀人老师为人谦逊开朗,与人为善,她团结武林,敬老爱幼,尊重同道,乐善好施,在武术界广交朋友,积极参加武术界各种活动。

   为弘扬传统武术,秀人老师勇于开拓,视野开阔,创造了多个第一。

   2013年她创建了第一家八卦掌博物馆并公益开放;

   她创作了第一首单拳种歌曲《八卦掌之歌》;

   创作了中国第一部《中华武术三字经》;

   她第一个参加非遗云课堂八卦掌的拍摄,让八卦掌进入几十所小学;

   她还是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十三亿分之一专题片向国际推介的第一位中国女武术人。

   她以惊人的效率在多媒体讲述八卦掌历史文化,8个月浏览量突破100万。

   她第一个提出“尚武为善”全新理念,并身体力行。

   李秀人老师承继家风古道热肠,多次为武术赛事、组织、武馆捐款,她三次率队赴家乡支持“衡湖论剑”赛事,为活动提供大力支持。

   秀人老师秉承尊师重道的精神,连续二十几年组织纪念先贤追思活动,激励后学铭记历史不忘来处。无论寒冬还是酷夏,她一直全身心守护着万安公墓这片武林圣地。

   她带领团队艰苦奋斗30年,以商养武,亲自策划并带领团队完成了多次武术文化交流活动及武术人物展,为社会做出重要贡献。

   由她与胞妹共同创建的“北京子鸣武术文化传播中心”,力争做武术界的清流,十一年来已成为北京武术界知名团队。

   2023年由她发起并与多位女武术人一起成立了“北京巾帼荟国际武术文化中心”,该组织以全新的视角为女武术人搭建了共同学习交流和提高的平台,成效斐然。

   李秀人老师文武兼修,不仅在武术领域有所建树,在中国传统书画领域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绳我祖武,告慰先贤!

   几十年来李秀人老师从未停下前进的脚步,已过古稀之年的她仍以积极的心态,饱满的热情,开阔的胸怀和只争朝夕的精神,为传统武术的传承和八卦掌的保护发展贡献全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