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大师风范 太极人生——追忆恩师职汝垒
博武国际武术网 王文国 2015-8-24 14:53:38
2015年8月21日晚,很意外、很突然地获悉了一代太极拳大师——我的恩师职汝垒先生离世的消息,久久不能出声,一则是震惊的内心不能平静,二则是师父没来得及喊声出来,三则是一个半月前远在山东老家的奶奶去世了,身心还未恢复过来,父亲又接着离世了。昨晚刚刚从山东老家料理完老父亲的丧事赶回西安,还未从接二连三的噩梦中醒来,与我相伴了十五年的恩师职汝垒先生又离我远去了,大自然赋予的本能让我只能用沉默来应对了!
今晚静悄悄,仿佛一切的一切都在停止,没有任何困意和睡意,只有对恩师往日的追忆。在思念和缅怀中书写一些往日的点点滴滴,在书写中来思念和缅怀我的恩师——职汝垒先生。出于极大的尊重和敬意,在这里我称恩师为先生!
先生既是我的太极拳恩师,在感情上我们更是情同父子。十五年来,举目无亲,只身拼搏在西安的时候,先生在生活和工作上对我的照顾就像一个父亲对自己的孩子,这种离世的突然让我一时不知所措!我不知道怎么来表达我的感受,只能说是一种短时间内不断失去亲人的感觉!无法言表!
一、结缘先生,认识太极
2001年,刚刚入读硕士研究生不久,有幸遇到了先生举办的太极拳培训班,结缘了先生。由于先天体质较弱,路行不过千米、站立不过一刻,医药调理始终无效,小时也曾学习梅花拳、少林罗汉拳等拳术,自学并练习多种气功,皆因效果不佳甚至产生弊病而中途放弃。发自内心地讲,我当时对练习太极拳是抱着试试看的怀疑态度,但经过半年的练习,身体逐渐强壮,精力逐渐充沛,对太极拳慢慢树立了信心。随后的数年里,跟先生学习刀、剑、枪、大杆、双锏等多种兵器套路,身高1.82米的体重由从来没变化过的110斤一度达到190多斤,身材基本没有变化,看起来还是原来那么“瘦”,可见正宗太极拳的健身效果。
初步得益于太极,从此更加重视太极,尤其从拳理上,从太极核心、根本上深入研究并逐步在先生的指点下在身上验证,体内逐步有了气感,内心深处完全消除了起初对太极的疑虑。先生可以从点点滴滴的生活细微处讲出许多太极拳的道理来,生动形象,深入人心,在不知不觉中玩味太极,使我们从根本上去理解和消化太极。随着自身不断的受益,先生不断的指点和讲解,对太极不断的深入认识,让我对太极深信不疑,对先生深信不疑,现在每每想起这些,都能即时感受到生命的精彩和快乐!
我从先生这里,深切体会到天地万物、人间万事无不最后归结到太极上来。所谓欢喜与悲伤、快乐与痛苦、高尚与卑下、亲爱与仇恨、得意与失意等等无不是阴阳两方面的具体体现,大人物往往是大悲大喜,小人物只能是小悲小喜,小人物承受不了大悲自然不会有大喜,阴阳永远对称。阴阳在太极中永远在不停的运转,一刻也不停息,在运转中又互相转化,阴转化为阳,阳转化为阴,没有永远的阴,也没有永远的阳,一切都是相对的、变化的。人生不也是这样吗?人生有高峰,也有低谷,没有永远的辉煌,也没有永远的黯淡,没有永远的欢喜,也没有永远的悲伤,悲喜总是像阴阳一样不停地运转,不停地转化。
先生常说,太极就是阴和阳,十分的简单,易经上说一阴一阳谓之“道”,推理起来,太极就是“道”,这个“道”就是宇宙天地的根本规律和本来面目,近距离说,“道”就是人生过程中的本质,体会到了“道”就是把握住了人生,得到了“道”就是享受了生命中的精彩!先生的一生充分地验证了先生的这句话,先生的一生虽然历经磨难,但充满了无法言表的精彩和快乐!
职汝垒先生
二、朝夕相处、情同父子
1937年,先生于生于河南温县,早年丧父,常被人欺凌,14岁离家外出谋生,历经磨难,世事洞擦、人情练达,既深知人间冷暖,又深感万物之灵。先生毅力坚强,品行高洁,为人谦和,且极具悟性,善于观察和研究,虽文凭不高,却具有大学名教授的见地和胸襟,由于众弟子中有不少是名校毕业的博士,我们弟子经常风趣地称先生为博导。
职汝垒先生年青时
先生阅历丰富,少年时从事过多种行业,后又从军入伍,退役复员后又参加多种工作,先从陈金榜学习陈氏太极拳,后又拜陈金鳌为师,也曾走访全国各地的太极拳名家,博闻强记,功夫纯厚。
由于也曾参军服役,我在人生经历、性格和品行与先生十分相似,深得先生喜爱,十几年的相处,感情笃厚,如同父子,就连我谈对象和结婚也是在先生的操办下完成的!在读研究生期间,先生的家就是我的家,有事没事就过去,在先生家吃睡经常发生,在部队服役期间,也是找理由请假到师父家来,那时候,只有到师父家来仿佛才感觉出生活来。因此,对于先生,除了感恩太极拳,更有说不完的恩情和故事。
对我印象最深的,是先生数次带我和少数几个师兄弟前往太极圣地——河南温县陈家沟,拜访陈伯祥等前辈高人,在太极拳方面大大开阔了我们的视野,尤其是对太极核心的理解。
人生于世、天地之“道”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人生大道上,天地之“道”的核心内容是“道”。“道”字透着宇宙天地间的玄机,这个“道”用的十分高明,直接表达了真理的最高境界。“道”字既表达了通达的含义,也含有“道路”和“到达”的意思,表示通过正确的道路可以达到学问的最高境界,获得宇宙中唯一的真理。
怎么才能通达到学问的最高境界呢?用正确的方法就可以找到通往学问的道路,方法有多种多样,儒释道三家学问有很多种这样的方法,太极拳却是脱胎于道家学问又独立于道家学问之外的极好方法,老少皆宜,人人可学,尤其对于现代人,十分的难能可贵。
感怀先生,通过先生结缘太极,从太极中获得了极大的快乐,也大大提高了生命质量。
三、人生大道在太极
太极拳的拳势动作从来都不是直来直往,总是走圆弧弯曲路线,尤其在四隅四正转换处更是方角走圆,这反映了大自然最基本的规律,也反映了人生道路的曲折规律。
职汝垒先生练拳照
道家思想总是用水作比喻,上善若水,因为水反映了大自然的规律,充分体现了“道”的思想。涛涛黄河万里奔流、几经曲折、终归入海,滚滚长江万里绵延、峰回路转、流向东方,水的流动从来没有直来直往,这是大自然永恒不变的规律。为什么水的曲线流动是永恒不变的规律?这是因为水在运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各种阻碍,在阻碍面前,水从来都是迂回紧贴绕过,而不会直接冲撞,当遇到不可绕过的阻力时,就会爆发出巨大的力量,以摧枯拉朽之势克服阻力,这样,水的流动轨迹必然弯曲婉转。
太极拳行云流水的特点,已经充分反映了大自然的规律。流水的特点就是弯曲运动,遇到阻力则迂回紧贴绕过的特点映射了太极拳以柔克刚、借力打力的特征;行云的运动也和流水相似,不急不躁,缓缓前进,疾风吹来,自行散开化解风的力量,风力消失,再次聚集,象征了太极拳的柔劲和化劲的特点。行云流水比喻太极拳的动作十分贴切,与敌交手,化解敌方的攻击就像行云化解风的力量,流水克服遇到的阻力,这充分说明了太极拳的核心思想来源于大自然的规律。
人的一生不也是这样吗?人就像水一样,在人生的道路上,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不可能一帆风顺,俗话说的“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就是人生道路上的各种意外,人生道路的曲折就像水流动一样弯曲。在人生的道路上,先生能充分利用太极思想,研究行云化解风力、流水克服阻力的道理,向大自然学习,轻松化解各种意外和困难。
先生的一生是太极的一生,是与众不同的人生,是积极乐观的人生,在我的印象里,先生从来没有发出过“人生苦短”、“ 人生不如意”的悲观感叹。
四、太极归宿是阴阳
易经中包含着中国文化的精神与心灵,包容着几千年来中国伟大智者们的共同倾注,历久而弥新,至今对理解它的人,仍然展现着无穷的意义和无限的启迪。
太极拳则是易经智慧在身心方面表现出来的缩影,太极拳作为武与道相结合的拳术,其拳理可称得上是武术领域的最高峰,位列内家拳之首,这与易经智慧有着直接的关系。太极拳对于易经来说是一种体验,一种切身感受,一种信念,一种身体力行的实践。
太极拳思想理论体系的源泉也是易经,而易经的核心是阴阳,太极的归宿是阴阳成为了不争的事实。犹如儒生传承儒家学问需要掌握易经一样,要想练好太极拳也是需要对易经有一定的了解和理解,不掌握阴阳根本练不好太极拳。
太极是一种高级境界的生活,是一种透入骨髓的思想体验,净化内心需要练习太极拳,而练习太极拳也需要内心的净化。太极拳本身就是道家思想的象征,唯有认同太极和被太极同化,才能认同和实践太极文化,才能拥有太极文化的真正理解和体验,悟出人生大道。
我想,先生就是悟出人生大道为数不多的代表人物之一,如今与先生阴阳两隔,是否也是太极对人生最好的诠释呢?
最为遗憾的,是没见到先生最后一面!永远感怀先生,愿先生在天上永享安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