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淘宝
 
adv1广告图片
 

渔阳剑诀与双手刀法的联系

2017-10-27 17:16:57

  吴殳在《器王正眼无隐录》中著有《渔阳剑诀》和《单刀图说》,而渔阳剑诀中,只阐述了三个重要的动作,即左、中、右进攻的步法、手法、身法,总让人觉得实战剑术就真的只有这三下?事实上,这是根本不可能的!虽说剑法可以从这三下里变化,但最基本的身势要到哪里去寻?

   其实,吴老在《后剑诀》中已给出了答案,不妨细读之,”剑器轻清,其用大与刀异。剑诀实有所隐,恐古人之心,终致淹没,故又作《后剑诀》一绝,微露之:剑术真传不易传,直行直用是幽元。若唯砍斫如刀法,笑杀渔阳老剑仙。“

   一般看来,这段《后剑诀》的话相对于《前剑诀》简直就是废话,这一段竟说直行直用,而在前剑诀中直行直用是最关键的致命技法的道理早已说明白了,为什么还要重复提及呢?

   这是给人的提示,这一段话中,是用剑和刀做的比较,剑重刺,刀重砍斫。剑不能像刀那样只顾砍斫,而是要刺。那么刀怎么样砍斫呢?

   《单刀图说》中,名字虽叫单刀,但那是明代的叫法,意思是与双刀区分,实际上是双手握柄的刀,即长倭刀,跟现代单刀叫法不一样。但砍斫和削的技法,恰恰在这篇图说中完整地诠释出来,对双手刀法作了归纳总结,指出实际应用不过就八个势子,其它的十个势子都是变化出的子势,比程冲斗的《单刀法选》超出一个层次,只可惜当今世人仍执迷于效仿程冲斗的刀法或者由此演绎。而吴老的刀法身势就十八个,手法就两种,即斫和削,并且明确说明斫和削的手法取自剑术。

   由此可见,渔阳剑诀的手法即斫和削,而身势则为刀法十八势。有人会问,渔阳剑诀是单手用的剑法,怎么能跟双手刀法一样使?如果你真能问出这个问题,证明你很认真,其实对剑法领会不深。确实,这个问题现在很多武术大师都他娘地迷糊!

   流传到今天的中国剑,为什么是一握半?就是兼顾了单手和双手握的功能。单手活,双手劲大;单手远,步法快,双手矩离短,所以有的刀剑才会加长。因此将单手剑用作双手握时,柄首是否圆滑非常关键,因为改用双手时,是靠后手发力,一般都是左手,而柄首如果带尖带棱甚者带螺丝帽,就严重影响握持。如果柄短或者就是带棱带尖两手无法握,那么非要用双手,就可以抚腕握持。切不可以两手抱着握,根本用不出劲力。

   上面所说的是剑法中的斫削和应用到的刀法身势,至于前剑诀中说的现刀势,即右定膝、低看势的转换,而隐刀势即右撩刀势化作上弓势。如果你细心地话,会发现《单刀图说》中居然没有刺法,虽然引入了枪法的海马奔潮和鸡啄粟,但像程冲斗《单刀法选》中的迎推刺、单刺刀,都没有任何描述,为什么?

   因为刺法写在《渔阳剑诀》中了!即中部的蛇行刺法。所以说,将《单刀图说》中的单刀换作单手剑,即成作《渔阳剑诀》。而将《渔阳剑诀》中单手剑换作单刀或者双手剑,即成作《单刀图说》。

   总而言一,实战的武术并不神秘,毕竟人的躯体能完成的动作是有限的,手法也无非阴或者阳,只要钻进去,就会离那些所谓的门派庸师越来越远,越来越接近真相。

   再猜想一下,明末军中剑术早已不再流传,甚至失传,渔阳这个地名至今犹存,属于蓟镇,那曾是戚继光管辖的地带,也是戚少保特别重视双手刀的时代,军中鸟铳手、弓箭手等等都配有上阵的双手刀,所以渔阳老人的剑法来源是否与此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