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淘宝
 
adv1广告图片
 

为什么现代人练武还要学习武打的技术

2017-10-12 16:10:51

  今天订下的这个题目,似乎令人觉得怪头怪脑的。这句话就好像问:「为什么现代人吃饭还要把食物放进肚子里?」天下有这么滑稽的题目吗?你练武,而「武」就是武打的技术,怎么蹦出这样的题目呢?其实这里头埋了一点东西。

    

          古时候武术是一个至为重要的东西,不论人与人斗或人与兽斗,小自个人自卫,大至保乡卫国,它可说是生存的必须。而现代呢?时代进步了,武术可说是被淘汰了。残存的一些是什么呢?有人说今天走在街上,运气不好遭人欺侮,需要自卫时,你若学过武,机会可能好些,占点便宜。有人说军队里头,有时需要近战的格斗技术,虽使用枪械,步枪上头还要装刺刀。但我们都希望有安和乐利的社会,并不希望经常有机会表演自卫的功夫。因此格斗的机会毕竟愈来愈少,重要性愈来愈低了。你看现在北约盟军在进行的战斗,常常敌人都看不到。从前,我们用手指扣扳机开枪。现在是按钮,真正叫做决胜于千里之外。你的目标都在荧光幕上出现,在荧光幕上摧毁,武术实在是没有用处了。

    

     大约一百年前,清朝被列强的坚船利炮打败,被打败的是什么呢?是清朝,是清朝的军队。再问一次被打败的是什么?是从前传统清朝军队里的士兵、将领所学习的武术。不幸的故事,我们大家熟悉的,如八卦掌的高人名手|程廷华先生死在枪下。功夫再好也抵不过子弹。因此之故,许多人都干脆不练武术了,当时确实有很多人放下刀枪,回去务农,因为他们觉得武术实在没有用。数十年纯功,比不过一个小孩子,手上拿把枪,扣一下扳机,瞬间就令你灰飞烟灭。

    

     很多人认为武术是没有用的,打不过枪炮。指的是什么呢?是说武打的技术已经淘汰,战争的手段完全改变了。但也仍有一部分的武术家,或较有明睿眼光的非武术界人士认为:武术仍有它的体育价值。不打人了,但仍可锻炼自己。把杀人的手段,变成养人的技术。所以时到今日,我们依然练武。除了少数人,特别是年轻朋友,还存有大侠梦,想要练成武术来力敌万人之外,我们大都明白,练武第一是要坚强体魄,第二是要锻炼精神、意志。当然从武术中,也许我们学到些格斗技。那么第三,万一真的运气不好,还可防身自卫,只是机率很小。也因此,就有把武术作为一个具有民族色彩的健身操的说法。之所以强调「民族」,也是在实际情况上作的一个对比。我们国家的体育,是以西洋体育为内容的。这始终是我不能理解的一件奇特的事情,但事实如此。从我们有新式学堂开始,都是学西洋体育的。但西洋体育是否真能造福我们这种东洋人的身体呢?大概有一百年光阴了,西洋的体育方法,本身发生许多弊病,咱们也都看到了,而有没有把它做为一个借镜,检讨我们学校内的体育课程?好像从不曾有过。我认为在我们还没变种前(异族通婚至少也要连通三、五代才会变种吧?),也除非我们全体变,否则西洋体育对我们并不是那么合适的、唯一最好的运动方法。更何况我们国家常说民族精神教育,也着实花了很多力气。但我们所教的学生,所有崇拜的运动明星,都是外国人。年轻人得到的暗示是:我们永远都是第二等的,我们永远不如人家。我们用他们规定的方式来竞赛,来这么玩球,来那么赛跑。我们派一个队出去,先安安心:我们大概是会输的。倘若得了奖就非常高兴;万一得了金牌,那就更不得了。我们能安于这样,坦然接受,这件事在民族精神教育上怎么讲?今天离题了,就此打住。

    

     回到题目上头来,武术这个东西,是否是一个具有民族风格的医疗保健体操呢?答案是肯定的。确实很多人练武得到了好处,我自己就是「见证」。我自小有「家传武艺」,不是少林派,也不是太极拳。我们寒家几代的人,呼吸器官都不好,从肺、气管、到喉咙……其中最「杰出」的就是我。小时候,我不像你们坐在教室看黑板,而是躺在家里看天花板。一坐起来就会咳、会喘。所以说练武,若问我杀过多少人?从来没有。若问我救过多少人?我也不清楚。问我帮助过多少人?我相信是有的,至少救了我自己。它绝对是很好的运动方法。但有一点需提出来,就是:现在愈来愈不讲究武打技术,使得武术愈来愈变形走样。就好像一栋房子,年深日久之后,它的门不太好拉。因为房子的结构会慢慢有些偏差,而这时就需要维修了。

    

     底下我们要检讨几样东西。但在此要先提出,我们今天还要提倡武打的技术,并非提倡暴力。你想想:台湾社会鎗枝普遍。你要做坏事,当然是用刀、用鎗。绝对不是苦练三年武功,再下山寻仇报复。另外,这里我们强调要练武打技术,也非纯粹怀古。但练武坚持要练武打技术,是因为要维持武术的纯度,希望武术仍然是武术。它的精纯度愈高,相信能为大家的健康所作的服务也会愈好。打个比方,我咳嗽,不是很严重,想到街上买一瓶「川贝枇杷膏」。因为它的广告熟悉,价格便宜。然而产商基于许多经济利润上的考虑,它的纯度可能有限。但如果我到中药房请他配制一瓶,价格虽较贵些,成份却较精纯,效果也就较好。而倘若我找一个好中医师,请他诊断,根据我的情况配药,那效果就更高一些了。

    

     武术为何会走样?是因为武打技术没有被精求,这里提几个事实来讨论:

    

     古时候武打技术是危险的,基于道德和法律上的考虑,他们利用巧妙的功法设计,让年轻人可以锻炼学习。而且锻炼的方法会不断提高,令学习者的能力逐步提升。但如何用?他并不先跟你说,甚至还用种种方法将它隐蔽过去。大部份中国武术看起来没有外国武术那样痛快、清楚,便是此因。特别是「北拳」,更是如此。而「南派武术」比较实在,是因为隐藏较少,常把用法含在锻炼里,所以保存较多。台湾本地更是一个「南派武术」的宝库,许多的锻炼还保存了明朝的风格。我个人对「南派武术」相当尊重和爱好,但因跟我自己个性有些距离,而喜欢学习「北派」的东西,我所知的也仅限于「北派」。「北派武术」,除了少数门派,比如「螳螂拳」,可以在经过若干锻炼之后知道招式里的含义。很多门派的用法都是隐藏式的,例如「长拳」。这也是「螳螂拳」之所以能流行到全世界,广被中外人士喜爱;而「长拳」却常被批评为花拳绣腿的原因。

    

     我自小学「长拳」,不愿落到花拳绣腿之讥里;想研究用法,和师兄弟互相切磋;摸了老半天,还是只落了个眼捷手快不怕死的结果,和没练过武的差不多。那为何练呢?又有说要学对打,才能知道怎么用。所以从徒手对打到兵器对打,我都练了,但我还是不会用。原来所有的对打都是假的,因为不假不能打。真打,三两下就结束了。武术里的对打有几样作用,一是娱乐。古时候不像今天有KTV、电影,他们常取材于武术来娱乐,如当时的「玩会」。有的与戏曲有某些程度的结合,再加上英雄故事,常在舞台上做些对打表演。但为了娱乐,为了安全,不能真打。例如「单刀破花枪」,若是武术动作,我砍的位置会在肩膀的高度,以便对方缩头时,还能砍到头顶。但表演时,我用刀砍对方的头,我得砍到头发高,令对方可轻易躲过。技巧更好的,不是砍而是拍,拍得对方头发飘起,显得惊险万分。倘若我持枪扎对方,则故意扎空而在抽回时在脖子两侧擦过。速度一快,只见枪缨打在脸上,枪头紧贴脖子。你说技术好不好?要不要勤练?当然也是要的;但它并不是武术。

    

     此外,古时候武术对练,还有故意安排错误用法的。原因不外乎是为了「保密防谍」,怕人偷学。举一实例,有一种刀叫「鹿角刀」,它有一个更花妙的名字叫「子午鸳鸯钺」。有人以为是「八卦门」专用的兵器,其实是给不练武的人用的防身武器。「鹿角刀」有很多刃,不易被抢,把它当「飞镖」来使用时,打伤对方的机会较大。兵器对练里有「枪对钺」的套路,但你若真用钺把枪拿住,就无法继续进行。因此常需做出错误的动作,以便枪抽回再扎。「迷踪拳」的对练套路里,也有故意做错的情形。中国历代战争之多,规模之大,可谓世界第一。西洋有名的战役对中国人来说,规模很小。中国武术的技术,可说是累积几千年杀伐得来的经验,是血肉性命牺牲之后的结晶,是穷一辈子研究不出来的。第一,你活不到一百岁,而武术有几千岁。第二,你能杀多少人呢?而不杀伤成千上万的人命,武术怎会有今日?所以、武术一定要有传承。知道了传承,才可以维持武术的标准点,也才知道动作的是非对错。不知传承,便不知武打技术,你的内心胡涂,动作就容易变形走样,武术所带给你的福利也就降低了。

    

     再就艺术层面来讲,今天若我唱一首歌,内容是「我爱你」,而,对象不同时,情绪的表达也应不同。若我用爱祖国、或爱父母的情怀来向男、女朋友传达爱意,这不是很奇怪吗?唱歌者若表情达意不对,这歌必不动听。跳舞何尝不是如此,若表达胜利欢愉的凯旋之舞却跳得垂头丧气,你还觉得这舞好看吗?任何东西我们都强调动作与内涵要吻合,那为什么我们要那么歧视武术,认为武术可以不知道它的武打技术呢?虽然只有一百年的时间,可是武术确实被当时的枪炮打败,有很多没有传下来。今日我们去看武术对打比赛,可以看到有多少武术内涵在里面呢?打是人类生而有之的本能;而若用自然格斗的本能,来诠译武术的动作,许多中国招式就都无从解释了。而要提升这本能到武术的层次,则需累积许多经验。若要提升到中国武术的层次,则需更多的经验和牺牲。中国武术与其它武术仍有段距离,在格斗机会已减少的今日,这距离并不容易拉近。回到方才我们提出的,若我真爱好武术,就如同爱好唱歌,我怎会不在乎唱出的乐句是否与感情吻合呢?

    

     另有人说:我们只把武术当做保健体操,不知格斗动作有何关系呢?清末也有一些武术家并没回乡种田,而继续以传授武术为业。但他们体会到时代的改变,武术已不再是被需求的活动。为了谋生,武术转型去强调健康的重要。我曾经读到他们书上有关「形意拳」的高论,它说练「形意拳」不需换衣服,没有弯腰曲腿之苦,也不流汗。有一回我向一位师兄提及,现在外面「形意拳」怎么都练成这样?师兄回我说:「别这样讲,将来他们都是对的,我们才是错的!」请注意,我并没有贬抑他们的意思。他们强调放松、柔软……天天练,就可以达到健身的效果。这当然是真的,我也佩服他们的恒心。只是这样练是否能达到最大的健康幅度呢?不错,人的四肢需要运动,我看他们四肢的动作也作得很好。但我们都了解,人最需要运动的地方是那里呢?是五脏六腑的所在地 ─ 躯干。那么练武讲究武打技术,就能把躯干部份都练到了吗?答案是肯定的。因为正确的武打技术,非以躯干来带动肢体动作不可。

    

     我们说武术是一民族形式的体操,很对。而他的立足点在那?是在于它有动也有「运」。我们一开口就是「运动」,结果张冠李戴,把各种球类、田径都称「运动」,但它们真是「运动」吗?应该只能说是「活」动,因为它们有「动」而没有「运」。没有「运」时,就有可能会过度地劳「动」。为争取锦标、酬劳,没有内里的「运」来管制,不晓得内里的承受是有益?还是有害?凭着年轻力壮,筋肉过度发挥后,很多名将、金牌选手、职业选手练到后来健康不好。说他们是运动员,我倒觉得他们像是娱乐明星。看他们打球,我也常觉得打得真好,但对他好吗?名利双收,但代价是什么?正因如此,就像我们常觉得武术|这个中国人的体操方法|不但值得在学校教育推广,也应该介绍到世界各地去。

    

     练武是有阶段性的,如同演奏西洋乐器,需要先学会圆舞曲,再进入层次较高的协奏曲。然而,其所不同的是:西洋乐曲层次分明,曲目不同。而中国武术却在同一套路上,展现不同的层次。而武术层次所追求的方向是什么呢?既是武术,当然是武打的技巧,不应因为现代、或古代而有所差别。我曾见有些「太极拳」,因顾及练习者年龄较长、或体能较弱等因素,而将武打技术抽离。这我并不反对,因为武术现在的功能已不是要杀人,而是要活人:让人活得更长、更好,有何不对?但那不叫武术,而应叫体操,是太极「操」。如此,才切合事实。

     也有许多老师除了教技术之外,还讲哲学。这是非常正确的,而大抵可分为两种:一是讲道德,谈的不外乎是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但是四维八德并非练武才强调,这在家庭、学校教育里都是重视的。中国武术是融入生活的,而非独立于社会上的。武术家和一般人一样。不像日本的武士,有特别的服装、发型、走路的姿势、讲话措辞都与众不同。日本武术家有他的尊严和骄傲,这和中国截然不同。中国武术的最高境界是:「看不出您还是位练家子!」另一种方式则是透过实际锻炼来身体力行、体验中国的阴阳、太极、五行这些哲理。当然有很多武术在书上把这些理论做演绎、发挥,我们读这些书也能得益,但绝对不如亲身锻炼,在实作中体会进退、吞吐、浮沈这套中国所传导的哲理。在台湾受教育一定很了解,我们常读书应考,把记住的背诵出来,就能考上好学校。但常常是人与理无法结合,融不到一处。这问题很严重,不能保证受到什么教育的人,就到达什么层次。原因是没有消化作用在里头,都是古人所谓的记诵之学。练武的好处就是能身体力行阴阳的衍化生发,检验的方法就是武打技术,能把哲理和血肉之躯结合好的,才会打赢。动作为什么如此移动?又那样比划?是基于中国传统的哲理。若我们注重武打技术,遵奉着做,则体会自然也就愈深。

    

     武术是多元目标的活动,可以防身、健身、修身。但若不讲究武打技术,如何致用防身?不讲究技术,如何达到最佳的保健效果?不讲究技术,如何体验深一层的哲理呢?我在国外,教许多外国人打拳。虽然套路一样,总觉得洋里洋气的。也有些学生很用功,体能不错,也真心爱好。但到某个程度,就练不上去了。这是他的文化背景、哲学指导没有办法。我常鼓励我的学生多去接触中国的舞蹈、绘画、书法、戏剧等东西来帮助他们提升。我们都是中国人,所见所触都是中国的东西,比较容易达到高层次的武术造诣。但有一个关键,就是得把它当作武术来练,绝不能自以为先进,而自动放弃它的武打技术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