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淘宝
 
adv1广告图片
 

疯魔棍谱

2017-6-22 16:11:30

  夫棍术源渊悠长,在人类历史起源新旧石器时期就有之。当时人类赖于生存,折竹木杆为武器狩猎和部落间格斗。后来发展用于战争武器。因棍的取材和使用十分方便,所以在人类日常生活,活动中很普及。又通过历朝代战争实践中,不断改进完善,创造发明了很多棍法中格斗技巧,别有独特风格。

   唐宋以来出现了很多内外家武术。棍术做为各门派不可缺少的兵刃,引起武界重视。特别到隋唐时期,武术兵刃发展最盛时,少林棍法已做为少林寺院的护山棍。时有十二棍僧救唐王之说。明末·抗倭英雄程宗猷(字冲斗)曾学艺于嵩山少林寺,盖棍法得授于少林僧:弘纪、弘转法师真谛,后程氏著:《耕余剩技·少林棍法禅宗》、《少林棍法十八秘诀》。

       棍术起初不成路数,散用攻防棍法,后来内外家各流派,根据本门的功法特点需求,而发明创编各具不同特点风格的棍术单练对练套路及实用棍法,流传于世。比如:单头棍、双头棍、长棍、短棍、二节棍、三节棍等种类。单头棍称:棍条子,双头棍称:行者棒,长棍称:大杆子,短棍称:鞭杆,二节棍称:手棍,三节称:三节棍,长的二节棍称:梢子棍等。又有名单练套路:少林棍、疯魔棍、齐眉棍、五虎群羊棍、庄家十八棍、壳子棍、杆子鞭等。对练:疯魔棍进枪、棍对棍、三路条等等。

   棍在十八般兵刃中占很重要地位,被誉为:“百兵之帅”。它在演练中迅猛慓悍粗放,故曰:“棍打一大片,枪扎一线”。犹如猛虎下山之势,横掃千军,一泻千里之威势不可挡。在实用时攻防兼备,两头兼使,虚实分明,变幻无穷,实用性极强。

   第二篇:棍术入门

   第一章:棍身各部位名称

       棍身分:根、把、腹、腰、胸、梢、尖等七个部位。棍如一棵大树分:根、身、干、枝、梢。太凡初习棍术者,明其棍身各位名称和作用。明其持棍把法。方能实用时力达于梢,不影响发招发力的效果。否则相差分毫,力差千斤。故曰:“千斤不压梢”。

       棍的选材:一般优质的腊杆为宜,具备直而无伤疤,软韧,弹性好。长短和重量上要量人而宜,称手为佳。初习棍要重点,使用表演时可轻点。大凡使用棍者一般体壮力大者多之。

   第二章:棍术与手眼身法步

       大凡习棍术,是和其它器械同,是人身力点的延伸,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尚又必具备手法(即把法)眼法、身法、步法的密切配合协调,方能达到棍术的演练实用高境界。那要做到把法阴阳变换多端、串把、调把、灵活自如,持棍时握而不死,活而不脱,刚柔有度。眼法上要毒,洞察明晰彼械之虚实变化,目随械动,械出眼先到,身法上,扭拧转折,刚柔相济,力蓄而发于腰。步法上:连环步、跨步、拗步、吊步、顺步、戳步、躲闪步、纵跳步等伶俐敏捷毫无浮漂之态。动如脱兔稳健不乱。

       总之有手眼身法步的高度协调,扎实过硬的基础功夫,这样配合棍术运用协调,才能做到、意到力到;力变意(意念)随,意力合一的本意也。

   第三章:棍法与操习

       所谓棍法:即棍在实战时,所用的招法和力点,又称“棍点”。大凡初习器械的难度各异。

   古人曰:“年枪月棍、日日刀”,棍法较难习练。棍法在实用,归属长兵击法。精于棍法,首先要先练棍条,步法上从死步(原地)到行步(活步)过程。基本棍法动作比如:疯魔棍中走马上任(即劈棍条)、扑地条子(摔棍条)、抽棍条(老翁砍柴)、搅三枪、老虎撅尾(搅棍条)、捋棍条(左右棒砸)、涮棍条(大铁撅土)、午棍条(提撩棍)等等。其目的手械步合一,以心忘手,以手忘械,运用自如,变换多端,随心所欲,得心应手为本意。

       再者在以上基础上进行非对抗性的两人喂招操杆子,又称:盘杆、粘杆。再后进行对抗性的自由对搏。只有通过操习和实践,认真揣摩,领悟其中本意,苦下功夫,才能在实战中不会被彼所制。

   第三篇:疯魔棍概论

   第一章:疯魔棍延变浅谈

       所谓:疯魔棍又称:五十五棍图。然此棍术,技击性极强。它动作慓悍粗放、矫健、迅猛急爆。势如猛虎下山之威,风卷残云,一泻千里,横掃千军之势。它棍随身转,身随棍行,如疯似魔,一气呵成。势势难挡,故而得名。民国初,劈挂传人:马英图师叔犹善于此棍术,故江湖人称:“马疯子”。

   据传此棍原是单个棍法,故曰:“五十五棍图或棍头”。清朝末年创编成套路。1912年马风图师伯(1888-1973年)和胞弟马英图师叔兄弟二人到东北满清政府奉天(即沈阳)供职。时结交武界名士:江湖人称:“关东三老”又称“关东三侠”,郝鸣九(1853-1940习戳翻门艺)。胡奉三(1852-1942习戳翻门艺),和山东黄县籍螳螂门传人:程东阁、字福。几位名士一见如故恨见之晚,意气相投,关系甚密,相互切磋技艺,相互传习。于是马氏兄弟后来把五虎群棍、庄家十八棍和大杆子棍点的精华及螳螂拳的劲柔进疯魔棍中,故有:“郝鸣九的点,程东阁的劲,胡奉三的瞎子棍(即四门棍)”之称。

   1920年马氏兄弟二人随西北军冯玉祥部驻防兰州绥远,1925年马英图到冯玉祥部下,张之江将军处任随从付官。在西北从军时,马氏兄弟吸取了西北陇南鞭杆精华的棍点柔进棍法之中。

   1928年南京成立“中央国术馆”,张之江任馆长,1929年第一次国术国考后,马英图师叔从张家口到南京“中央国术馆”。时结识:当时在馆内任一等国术教员的孙玉铭恩师和郭长生师叔,三人一见如故,相互敬佩,意气相投,后常一起切磋技艺,相互交流技艺,来往关系甚密,于是兄弟三人1930年结拜金兰之谊。三位大师把通背劈挂两门技艺熔为一炉。又把通背的灵活多变的行步和苗刀中的刀法揉进了劈挂拳和疯魔棍之中,这样以来使两门的技艺提高了一个崭新水平,成为武林奇葩。

   第二章:疯魔棍传承简介

       此棍原系劈挂门艺,据考首传清末御林军教头:李文标、李氏传、黄林彪、黄氏传、马风图、马英图兄弟二人。1930年在南京“中央国术馆”孙玉铭(1894-1982)、郭长生(1897-1967)、马英图(1897-1956)三位大师在南京结拜后,孙玉铭恩师和马英图师叔学得此棍。从此疯魔棍传入通臂门。1967年恩师孙先生亲传于弟子:李文凯,余方得其棍法真谛也。

   第三章:疯魔棍棍法说

       所谓棍法即指棍在实用时攻防之法,又称:棍点。大凡武术兵刃在实用时的力点,是人在抗衡时人身力点的延伸,故曰:“一寸长一寸强,一寸短一寸巧”。然疯魔棍法属长兵类。此棍术具备极强的攻防性,认真领悟,分析基本上每招势内含攻防之意。它熔枪棍刀之招法为一炉。如它含枪之拦拿扎捉提,圈点崩挑盖等。含刀之砍搜撩斩,劈挂剁截等。故明末·程宗猷在《耕余剩技》一书中曰:“少林棍三分棍法,七分枪法,兼枪带棒,此少林为棍中白眉也”。

   然疯魔棍法在实用时兼枪带棍,两头兼使的特点。它上下滑把,左右调把十分灵活。把法上阴阳变化人莫能测。力的运使有刚有柔,刚柔合度。它尚具长变短,短能及长,忽隐忽现,伸缩自如,应一势多变(即多招多式),给彼目不暇接,难招架,瞬间取人。

   疯魔棍棍法二十字诀:“抡劈掃挂搅点崩挑盖砸,圈拦滑拿截,砍搜提撩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