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全真教PK少林寺——历史上真实的佛道对决
周亮 2017-1-12 11:44:58
全真教PK少林寺
——历史上真实的佛道对决
一言止杀丘处机
成吉思汗在雪山召见丘处机,是宗教史上一件大事儿。金元之交,直至南宋覆灭的数十年间,是中国大地铁骑纵横、血火纷飞,生民涂炭的苦难年代,但也是全真道的鼎盛时期。鼎盛局面的积极推动者为丘处机,转变的契机则是成吉思汗对他的召见。
全真教的创始人王重阳去世,其后弟子丘处机掌教。“金宋之季,俱遣使来诏,不赴”。时远征西方的成吉思汗也差近侍相邀。
面对战争不断,生灵涂炭,长春真人以悲天悯人的救世热枕,不计自己七十二岁高龄,率领十八弟子万里赴诏。“我之帝所临河上,欲罢干戈致太平。”希冀此行可力劝成吉思汗,稍敛兵祸。
蒙元统治者对所征服地区推行残酷杀戮,每攻占一个城市、一个国家,轻者大肆劫掠,重者人口灭尽。可是后来成吉思汗的子孙攻宋时,却少有屠城,使得中国多少年来的文化、建筑等诸多方面,没有遭到毁灭性打击。
在山东为官的木华黎及其继任者对各地反抗大都采用招安措施,固然是由多种因素推动的,但丘处机雪山论道无疑产生了重要影响。“凡将帅来谒,必方便劝以不杀,人有急必周之,士有俘于人者必援而出之,士马所至以师与之名,脱欲兵之祸者甚众”。
丘处机“救生灵于鼎镬之中,夺性命于刀锯之下”。后人有很高的评价,盛赞此功德,甚至超越他在宗教上的成就。“一言止杀”,成为简括丘处机贡献的常用词语。
《射雕英雄传》里,丘处机被金庸写成一个动不动拿着宝剑跟人撕拼的莽撞角色,写成一个意气用事的小武者,其实他是一个“止戈”的大武者。
成吉思汗对丘处机的到来慰勉有加,尊其为“邱神仙”,令他“掌管天下的出家人”,并敕免全真门下的差役赋税。丘处机掌教期间,很多僧人转入道门。时道教达到鼎盛时期,故到清末,佛道流行一句话,“龙门临济半天下”。是说修行人中,全真龙门和禅宗临济两派占据多数。
龙庭抗衡
说到宗教,其实这个词,我觉得和本来面目已相去甚远了。中国的宗教,说拜神,其实拜的都是自己的祖先。女娲伏羲,炎黄二帝,王母娘娘,这些都是历史上的真人。
这甚至还出现了笑话,隋朝的大将韩擒虎,因为有胆识,有谋略,体貌魁梧伟岸,能征惯战,结果他死后,被封为十殿阎罗王之一。列位,到了隋朝,我们这边还往地狱委派领导过去。
南宋覆灭,元世祖忽必烈登基,要建立自己的专属文化,首先请国师,来自吐蕃(西藏)藏密的大宝法王八思巴,创造蒙古族的文字,用来摆脱以前使用的维吾尔文字。后来元朝的皇帝发诏书,有时候用这两种语言写。因为已经适应前者了,后者是个新兴的文字载体。
由于道教保卫的是华夏衣冠,植根故国文明,衍传经典,礼拜祖先。全真派在丘真人身后的尹志平、李志常掌教期间,声焰隆盛,鼓动海岳,大建宫观、广收门徒,而为统治者所忌,必欲除之而后快。于是元世祖策划召开佛道大辩论。
最早佛教进入中国,也是困难重重,历史上多次出现佛道相斥的局面。有一个传说,由皇帝做裁决,决定去留。皇帝说,你们都挺高深的,我也不懂。不如这样,把佛经和道书放在一起用火烧,真理不灭,能够留下来的就是好的。
结果道书毁了,佛教的经典无损。皇帝说,看,这是老天爷的安排,不是我个人的意愿,以后推广佛教。
为什么会出现这个情况?因为中国道书多是竹简的,火烧成灰。佛教作为一个成熟的宗教集团进入中国,信众尽人力、物力表法,不惜巨大代价。佛经文字是用金线绣上去的,所以烈火炼真金,经书烧完之后,金线还在,佛的语言还在。
过去人说天意,实乃人为。文化博弈,脱离不开背后的政治因素,正是由于统治者的袒护,佛教方得以立足。
元朝时期,儒释道历经唐宋,三教革新,各谙本位。这次佛道大辩论,使中国的文化血脉由此遭受重创,原因是当权者的倾向性。
当时代表佛教出头主辩的少林寺方丈,已经由朝廷安排了亲蒙的大和尚,这就是后来被称为少林寺中兴之祖的雪庭福裕。明朝大德评价福裕和尚,是没有明心见性的。蒙古安排佛道大辩论,担任裁判的是国师藏密佛教的八思巴。这样的安排,道教根本就没有赢的可能。
在这种状态下,全真道嗣教李志成和佛教代表福裕大和尚,龙庭抗衡。经过一番争执,最后八思巴宣布佛教胜出,道教失败,被勒令焚毁道经。李志成气得当场吐血,在屈辱与愤懑中,于次年六月去世。全真道遭此严重打击,其鼎盛局面从此结束。
而福裕大和尚接受忽必烈的建议,趁势在全国开设五家少林连锁加盟店,其中有现在的天津蓟县,当时蒙古和林地区,以及长安、洛阳,山西等地,加大佛教推广力度。
少林寺在宋代属于佛教律宗道场,由于福裕大和尚师承禅宗曹洞法脉,故在少林寺割律为禅,做了七十个字脉序,跟中国的家谱一样,论资排辈,绵延当代。福裕大和尚去世后,被封为敬国公,大司空等,很多虚衔,荣誉职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