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名家张全亮在丹江口传授鸣生亮拳法的精妙绝学2016-6-14 11:17:51
鸣生亮武学研究会 2016-6-16 16:01:09
季春时节,水秀山青的丹江口“第十期中华内家拳名家讲坛”拉开序幕,著名武术家张全亮先生应邀开班授课,传授鸣生亮拳法的精妙绝学——武学泰斗王培生先师实战八卦64散手掌。
直趟八卦64掌为董海川入室弟子刘德宽所创。在北京地区流传过程中,形成了分别由高克兴、郭古民传两种代表性套路。20世纪30年代,王培生师爷师从高克兴习练直趟八卦64掌,经过他半个世纪的研习打磨,创造性地融合了吴式太极拳的劲意技法,按照八卦64掌每一掌式的技击特征和形象意念,配以《周易》64卦的相应卦象,于1990年完成了手书《八卦心悟》,形成了将易理与拳理融为一体而精妙绝伦的王培生实战八卦64散手掌,亦称王培生传直趟八卦64散手掌,或王培生教范八卦散手掌。
王培生传直趟八卦64散手掌,是鸣生亮武学体系中以其拳理拳法精妙奇绝而著称的一套拳法。吾师张全亮先后从师于梁氏八卦掌大师李子鸣和集尹式八卦掌宗师与吴式太极拳宗师头衔于一身的王培生两位大师。他不仅继承了李传梁氏八卦掌体系和王传尹式八卦掌体系以及北派吴式太极拳体系,而且把王、李体系的八卦掌、太极拳融会贯通,形成了个性鲜明的张全亮拳法。基于此,吾师于2005年成立了“鸣生亮武学研究会”,旨在传承鸣生亮拳法,弘扬传统武术文化;2015年,鸣生亮武学研究会申报的吴式太极拳,经国务院批准,已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张全亮先生的武术传播与教学,以“鸣生亮武学研究会”所确定的博大体系为内容分为两大系列:在“中华武术名家大讲堂”以传授吴式太极拳系列为主,包含吴式太极拳83式、吴式太极拳37式、太极八法、太极推手,太极散手、乾坤戊己功、祛病健身小功法,以及刀、枪、剑、杆等吴氏太极器械;在“中华内家拳名家讲坛”则以传授八卦掌系列为主,包含定式八卦掌、老八卦掌、李子鸣传直趟八卦64掌、王培生传直趟八卦64散手掌、游身八卦掌、八卦太极拳,以及刀、枪、剑、钺等八卦掌器械。张全亮先生的教学步骤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从基础入门到提高锻造,逐步展开,环环推进,使博大精深的鸣生亮拳法在周期性的教学与传播中得以广泛推广。本次王培生实战八卦64散手掌的教学,就是他在“中华内家拳名家讲坛”八卦掌系列教学中的重要课程。它以去年在丹江口教授的李子鸣传直趟八卦64掌为基础,同时,又将为明年计划传授的八卦连环掌的教学张本。
王培生实战八卦64散手掌,不仅是鸣生亮拳法的精华,而且是当代武林独一无二,精妙绝伦的绝学。人们习惯于把“直趟八卦64掌”称之为“散手掌”,是因为它原本就是没有被列入“老八掌”之内的零散掌法。八卦掌祖师董海川在传授八个基本掌法外,常常指导弟子习练一些“说手不练手”的攻防技术。董师去世后,其弟子刘德宽将这些招式收集整理并连缀组合成直趟往返练习的“64掌”。也许正是刘德宽的创意和“64掌”的散手性质,給师爷王培生宗师留下了无尽的创新空间,使之进一步提炼八卦掌之精髓,融汇太极拳之劲道,将易道、医道和武道熔为一炉,从而锻造出直趟八卦64散手掌这样一种具有高度实战技巧的绝品。对于这一实战绝技,张全亮先生从三个方面归纳其主要特征:
一、 每掌三动,拳路清晰。王培生传直趟八卦64散手掌,不同于其它直趟八卦64掌,首先是王老实战64 散手掌的每一掌都分为三个动作,亦即三个招式。这样,直趟八卦64掌就有192个动作,加上八个老僧托钵和收势的二个动作,总共是202个动作,也就是202个招式或劲势。
王传八卦散手掌每掌三动,既是每一掌法的分解动作,具有掌法劲路的过渡性质,同时,每一个动作又都有特定的攻防技击作用,因而,具有招式功能的独立意义和价值。比如第一路第四掌猛虎跳涧,这是以猛虎腾跃为意象的仿生动作。在李子鸣师爷传授的直趟八卦64掌中,这一掌是右脚垫步震脚,左脚向前迈出前弓,右掌变拳以上弧线由后向前栽击,而王传实战八卦64散手掌的猛虎跳涧,则分解为三动:第一动,右搂右提。即左腿直立,右膝提起,右手绕膝搂至右胯侧;第二动,左拨右转。即右脚向前跃进一大步,右腿直立,左膝提起,上体右转,左臂屈肘向右横拨;第三动,左弓右栽。左脚向前迈进一大步,左膝前弓,右腿伸直,与此同时,右掌变拳以上弧线向左脚前栽击,左手扶于右腕。这三个分解动作把“猛虎跳涧”这一掌法行动过程按照“一、二、三”的节律展示出来,拳路非常清晰,节奏极为鲜明。不仅如此,这三个分解动作还分别构成了“右搂”、“左拨”和“右栽”的三个连环式的独立招式,使“猛虎跳涧”的掌法出其不意,细微精妙,变化多端。王传实战八卦64散手掌每一掌都是这样分解为三动,既拳路清晰,节奏鲜明,又因此而衍化出192个招式,大大丰富了直趟64掌的内容,使64掌的拳理拳法达到了奇妙精微,变化多端的全新境界。
二、 融入太极劲意,刚柔得体。王传直趟八卦64散手掌,在把每一掌都分解为三个动作的同时,创造性地把吴式太极拳的劲力和技法融入了直趟八卦掌,把太极拳法和八卦掌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王传直趟八卦64散手掌不但呈现出吴式太极拳的“形”,而且处处充满了王培生先生吴式太极拳37式的劲法和气势。比如上述直趟八卦64手第4掌“猛虎跳涧”中的“右搂”、“左拨”就是吴式太极拳37式中“搂膝拗步”、“倒撵猴”等都要应用到的招式;至于“左弓右栽”的动作,则显然是融入了吴式太极拳37式中“进步栽捶”的劲力和拳法,因而两者之间劲路相同,拳势相近。
事实上,王传直趟八卦64散手掌大量融入吴式太极拳37式的拳法,并且使之融会贯通,水乳交融,已经很难区分哪一招是太极,哪一招是八卦了。比如说,第七路第三式“挫腿外跺”第三动“横带侧踹”、第八路第四式“片旋两门”第三动“快马加鞭”与吴式太极拳37式中的“右蹬腿”和“野马分鬃”,其劲意、态势,无论如何都难以截然区分。仔细揣摩王传直趟64散手掌的192个分解动作,不难发现,王培生师爷已经把八卦掌和太极拳的技击方法高度融为一体,让人很快体悟到太极八法在直趟八卦掌中的妙用。正因为如此,才使得王传直趟八卦散手掌不但具有吴式太极拳细腻紧凑、精致灵动、柔化圆活、斜中寓正的风格,更蕴含着无限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柔以克刚、静以制动的技击高招和健体养生的奥妙玄机,极大地扩充了直趟八卦64掌的文化内涵,使之成为了真正的“太极加八卦,鬼神都要怕”的一种高深莫测的奇品绝技。
三 配以卦象,高深莫测。王传实战八卦64散手掌真正精微深奥之处,还不在“太极+八卦”的拳法融合,而在于王培生师爷给64散手掌配以64个卦象,即每一掌都有一个卦象和一个卦名,以此揭示每一掌的拳理拳法特征和拳形、拳劲、拳势的形象定位。王培生先师在《八卦心悟》中说:“此八卦掌之套路,原系绰号‘大枪刘’刘德宽遗传下来,又称‘刘氏八法’。兹于是套路中之每一掌法,均为三着组合而成,并根据掌名配以卦象,结合掌法精华之内涵,即阴阳变化之理,皆以意指挥进退,从而对身心之健康,帮助很大。同时,在用法上既省劲而收效大。此点乃为笔者心悟,故写之于书。”由此可见,以卦象配掌法,是以阴阳变化之理的意念指挥攻防进退的诀窍,这正是王传实战64掌的精华所在。
然而,有人却认为王传八卦64散手掌与64卦象毫无关系;即使说有关系也只是牵强附会。这种无视王培生先师的“心悟”而轻率地否定王传64散手掌与64卦象的关系及其涵义,无疑会真正把王培生实战八卦64散手掌这样的“国宝”拽入到后继无人的“绝学”境地。
一代宗师王培生先生毕其一生精力研究武学,成就卓然而赢得“独步当代第一人”的极高赞誉。吴式太极拳37式与实战八卦64散手掌,是他一生习练武术与研究武学众多建树中的两座丰碑。吴式太极拳37式创立“以心行意,按窍运身”的太极功法,把武医结合的太极拳奥妙功法推向顶峰;实战八卦64散手掌则一掌分三动,以阴阳变化之理的卦象寓意出神入化的掌势拳法,使拳法与拳理高度融合,把易经八卦的意象思维在实战八卦64掌中运用到极致。
《易经》最大的特点也是它最神秘的地方是用图像或符号来表达抽象的观念,这就是以象寓意的意象思维。其表达方式有两种:一是用太极图亦即阴阳鱼图所构成的圆体图像来象征太极理念;一是用“▅▅▅▅▅”和“▅▅ ▅▅”阴阳符号组合成八卦和六十四卦的系列符号来象征神秘的自然法则。这种以图像寓意和以符号寓意的思维方式,给后人留下了广袤无垠的想象空间和睿智深远的意象世界。王培生实战八卦64散手掌采用的是以符号寓意的思维方式,即用卦象中阴阳符号所构成的表示阴阳变化之理的符号意象来指导八卦掌的虚实进退,象征八卦掌法的基本形态,寓意每一掌的拳理拳法,呈现每一掌的拳形、拳劲、拳势的形象特点。比如“进步挑掌”的卦象是“乾下兑上”,卦名为“夬”。夬卦的初九、九二、九三、九四、九五都属于阳爻;上六属于阴爻,其卦象呈现下实上虚的特征。所以,用夬卦的意象来指导“进步挑掌”实战的时候必须中下盘坚实稳固,上盘却要虚灵,就像老爷爷肩膀上托着小孙子看花灯,上手扶着欢悦的孩子,轻灵松活;中下盘的身子骨却牢牢实实,沉稳坚拔。夬卦的“夬”,坚决果断,有强健之意。卦名和卦象所蕴含的阴阳变化之理很切合“进步挑掌”的拳理拳法,所以,“进步挑掌”的动作意念当采用夬卦的意象,也就是用夬卦的阴阳之理来指导“进步挑掌”的动作劲路及其拳势定向,则既省劲而又收效大。又比如“狮子捧球”的卦象是“坤下兑上”,卦名为“萃”。萃卦的主卦与夬卦的主卦正好相反,乾坤相对,初六、六二、六三都属于阴爻;九四、九五属于阳爻,上六为阴爻,其卦象呈现下虚而又中上虚实相间的特点。所以,用萃卦的意象来指导“狮子捧球”的实战,必须下盘圆活,中盘稳妥,上盘虚灵,就像老太太呵护刚刚学步的小孙女,碎步躬身,左右环护,深怕孩子跌倒。萃卦的“萃”,聚集荟萃之意,含有采用各种方法环护的意思。因此,“狮子捧球”的动作意念就像萃卦所呈现的意象,虚灵圆活而环绕多变,如此则随机应变,柔韧有余。
直趟八卦散手的每一掌都与《周易》卦象相对应,以不同的卦象变化来象征八卦散手的不同动作姿势的变化,由此赋予直趟八卦散手形象化的意念内涵。例如“风轮反肘”与乾卦对应,乾卦的主卦和客卦都是象征天的乾卦,“乾下乾上”的六条阳爻活脱脱地表现出“风轮反肘”的“马步撑肘 背步挑肘 转身俯肘”三个动作的沉稳劲健和快捷犀利,乾卦的寓意就是“天行健”,“刚健”就是指导“风轮反肘”三个动作的功法意念。又如“千斤坠地”与坤卦对应,坤卦“坤下坤上”的六条阴爻所呈现的符号意象,把“千斤坠地”的“四坠沉采”的意象特征表现得淋漓尽致。坤卦的寓意就是“地势坤”,随顺自然,宽松稳定,包容万象,所以,“千斤坠地”的实战意念在于顺应自然,静以制动,柔以克刚。
《周易》64卦的每一卦都是由八卦的二个经卦重叠组合而成,下卦为主卦,上卦为客卦,上下重叠的整卦为复卦。王培生实战64散手掌各掌所配卦象,一般每掌第一动对应客卦;第二动对应主卦;第三动则对应整个复卦。比如第二路第六掌“转身顶肘”的卦象是“乾下坤上”,卦名为“泰”。“转身顶肘”的第一动“跟步下划”对应客卦“坤”,三条虚线表明该动作必须以虚待实;第二动“背步平肘”对应主卦“乾”,三条实线表明该动作以实待虚;第三动“马步上顶”则与复卦“乾下坤上”对应,下实上虚,其意念分明,整体上体现了“泰卦”的变通、通泰的本意。又如第三路第七掌“卸步牵羊”的卦象是“坤下乾上”,卦名为“否”。“卸步牵羊”的第一动“左撤双捋”对应客卦“乾”,三条实线表明双捋的动作以实击虚;第二动“右开横捋”对应主卦“坤”,三条虚线表明横捋的动作以虚击实;第三动“仆步后扽”则与复卦“坤下乾上”对应,下虚上实,以仆步将对方的手猛力拉紧扽直,整体上体现了“否卦”闭塞不通的本意。
仔细揣摩王培生师爷实战八卦64散手掌的掌法与卦象的对应关系,深入咀嚼卦象与掌法的意象特征,则八卦散手的操练,决不会停留在每一掌三个动作的分解节奏上,而会深深切入到对八卦散手的智慧开掘与意念发散所构成的深层次文化结构,从而真正体悟到八卦散手的“掌法精华之内涵”,切实领略到王培生实战64散手掌高深莫测、精妙绝伦的武学真谛。惟其如此,才能真正做到师爷所说的“以意指挥进退,从而对身心之健康,帮助很大。同时,在用法上既省劲而收效大”。
张全亮先生在丹江口传授王培生师爷实战64散手掌,一开始就阐明了64卦象对于64掌的重要意义和实战价值,然后一掌一掌地传授操练,使学员们大体上能掌握实战64散手掌的技击要领。由于学员们对于卦象的认识与理解有限,“以意指挥进退”的实际操作具有较大难度。所以,学习王培生实战64散手掌,务必先熟知64卦象与64掌的对应关系及其“阴阳变化之理”。笔者在丹江口接受培训以后,至今一直沉浸在老师的教学情景中,在反复揣摩64散手掌的“掌”与“象”的意象组合后,略有所得,遂以此文作为向老师汇报的一份答卷,就教于大方。同时,按照先师王培生手书《八卦心悟》将《实战八卦64散手掌动作名称》列表附录如下:
附录:王培生实战八卦64散手掌动作名称和卦象
第一路
掌 名
动 作 名 称
卦 象
卦 名
第 1掌 进步挑掌
第 2掌 狮子捧球
第 3掌 进步掖撞
第 4掌 猛虎跳涧
第 5掌 黑虎入洞
第 6掌 反臂劈锤
第 7掌 双鞭压肘
第 8掌 朝天献肘
十字当胸 跟步回抱 左进左挑
右拨左开 右摇左挑 进步双棒
右研左提 左进右掖 进步扒撞
左搂右提 左拨右转 左弓右栽
两臂上举 两臂平展 左弓右撩
右定心肘 退身左按 右开花炮
右手刁捋 左掸右提 马步滚压
退身左刁 进步拧肘 侧仰扬肘
䷪
䷬
䷂
䷌
䷑
䷘
䷯
䷦
泽天夬
泽地萃
水雷屯
天火同人
火风鼎
天雷无妄
水风井
水山蹇
第二路
掌 名
动 作 名 称
卦 象
卦 名
第 1 掌 青龙探爪
第2掌 抹袖连捶
第3掌 云龙现爪
第4掌 拨云见日
第5掌 拍胸扑肘
第6掌 转身顶肘
第7掌 贯耳穿捶
第8掌 恶虎扒心
右刁右提 换步转身 左弓右探
盖步抹掸 展臂丁虚 进步钉锤
右圈右提 左圈左提 垫步探顶
双手抱肩 盖步左拨 左弓右推
右拍右提 左拍右落 进步顶肘
跟步下划 背步平肘 马步上顶
左手背掸 左提圈拨 左弓右贯
右掩左抱 左丁双分 进步扒撞
䷝
䷽
䷹
䷐
䷳
䷊
䷵
䷰
火火离
雷山小过
泽泽兑
泽雷随
山山艮
地天泰
雷泽归妹
泽火革
第三路
掌 名
动 作 名 称
卦 象
卦 名
第1掌 进步团撞
第2掌 白猿献桃
第3掌 风轮反肘
第4掌 仙人观棋
第5掌 金丝抹眉
第6掌 玉女穿梭
第7掌 卸步牵羊
第8掌 霸王送客
双手后提 两手下沉 左弓双撑
分手采果 选果入盘 右弓捧献
马步撑肘 背步挑肘 转身俯肘
左拨右插 左探右提 回身背牵
转身左刁 上步吐信 坐马下抹
开步三星 上步扬场 背步推窗
左撤双捋 右开横捋 仆步后扽
垂臂相迎 上步左引 进步前掤
䷾
䷸
䷀
䷿
䷟
䷮
䷋
䷤
水火既济
随风巽
乾乾天
火水未济
雷风恒
泽水困
天地否
风火家人
第 四 路
掌 名
动 作 名 称
卦 象
卦 名
第1掌 走马回头
第2掌 二仙传道
第3掌 翻身劈面
第4掌 进步肩撞
第5掌 大鹏展翅
第6掌 白袍铡草
第7掌 周仓扛刀
第8掌 刘全进瓜
转身佯败 举臂交叉 回身分鬃
右掸提膝 独立左挂 弓步合击
蹲身右栽 回身左栽 提环挂面
右臂左格 进步圈撩 跟步肩撞
右进前撩 提膝上掤 落步分掌
回身左刁 撤步后捋 半马提按
进步左刁 捋手进肩 转身撅臂
左掌圈按 进步掐嗉 背步上擎
䷴
䷔
䷓
䷩
䷭
䷲
䷥
䷶
风山泽
火雷噬嗑
风地观
风雷益
地风升
雷雷震
火泽睽
雷火丰
第五路
掌 名
动 作 名 称
卦 象
卦 名
第1掌 仙人幻影
第2掌 捋手扁踩
第3掌 进步撞捶
第4掌 迎面弹膝
第5掌 扫耳单鞭
第6掌 进步冲捶
第7掌 天王托塔
第8掌 王母拐线
刁缠领腋 转身钻天 侧身滚撞
开步左捋 向右横带 踩腿后捋
落步后领 进步左按 左抱右冲
右抱左冲 左抱右冲 左冲右弹
屈膝右格 独立左格 撤步横击
左搬右抱 右缠左抱 右进左冲
左进右掩 右进左掩 转身托天
左捋右缠 右捋左缠 左捋右缠
䷫
䷄
䷑
䷌
䷻
䷙
䷈
䷉
天风姤
水天需
山风蛊
天水讼
水泽节
山天大畜
风天小畜
天泽履
第六路
掌 名
动 作 名 称
卦 象
卦 名
第1掌 千金坠地
第2掌 日月并行
第3掌 金蝉脱壳
第4掌 依山挤靠
第5掌 捋手膝撞
第6掌 懒龙卧枕
第7掌 拗步提撩
第8掌 进步拓掌
两手分捋 撤步后带 四坠沉采
退身扬臂 俯身垂臂 进步展臂
右脱右提 左脱左提 右脱右提
进步探径 左掌打挤 右肩打靠
原地捋桩 进步左捋 右捋提膝
落步左刁 捋旋上肩 侧仰枕腕
右搂右提 左掤左提 落步勾提
右掩左抱 盖步分掌 左进双按
䷁
䷚
䷎
䷏
䷍
䷗
䷛
䷇
坤坤地
山雷颐
地山谦
雷地豫
火天大有
地雷复
泽风大过
水地比
第七路
掌 名
动 作 名 称
卦 象
卦 名
第1掌 插花进捶
第2掌 丹凤归巢
第3掌 挫腿外跺
第4掌 掩肘推山
第5掌 缠肘摆莲
第6掌 回身扫肋
第7掌 猿猴爬竿
第8掌 弯弓射雁
右里外缠 点坠下插 歇步左冲
左里外缠 进步扣压 左抱右冲
并步捋手 双抱右提 横带侧踹
落摆左掩 左仆下压 弓步双撑
右手刁缠 沉肘提膝 击面摆腿
背步交叉 转身平肘 马步横拳
闪身右刁 左手扒肩 提膝扒头
落步探掌 左进右甩 左弓架击
䷕䷡
山火贲
火山旅
地水师
山泽损
雷水解
山地剥
天山遁
雷天大壮
第八路
掌 名
动 作 名 称
卦 象
卦 名
第1掌 四龙取水
第2掌 怀中抱月
第3掌 仙人簸米
第4掌 二龙戏珠
第5掌 张飞骗马
第6掌 片旋两门
第7掌 风轮劈掌
第8掌 孤雁出群
云现双爪 右进左扬 左进右扬
偷马缠抱 盖马合抱 丁虚提抱
俯身持簸 起身筛糠 送君入仓
采探右提 换步探采 落步吐须
左手抄扣 右手挽缠 沉肘里合
坐骥眺望 左右片掌 快马加鞭
左旋肘劈 矗天立地 力劈华山
前后飞翔 寒鸡上架 左弓架撑
䷞
䷜
䷻
䷃
䷢
䷣
䷼
䷒
泽山咸
水水坎
风水涣
山水蒙
火地晋
地火明夷
风泽中孚
地泽临
李日星 2016年6月11日于江门
作者简介:李日星,五邑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国学研究会研究员;中国武术协会会员,五邑大学传统太极拳学社教练;著名武术家张全亮先生入门弟子,八卦掌和吴式太极拳(北派)第五代传人。
通讯地址: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五邑大学387信箱
联系电话:136 2018 9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