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淘宝
 
adv1广告图片
 

海外推广太极气功心得体会——丁朝霞

丁朝霞 2016-1-28 17:35:05

  传竞同扬,兼收并蓄;

   中西合璧,势在必行。

   ---   分享中国太极气功文化国际推广与交流的点滴心得体会

   民族的,即是世界的。

   曾做为第一批国手,也曾经是第一位双项(武术、跆拳道)运动健将留学法国;青葱年纪即被特招进入中国最高体育学府;五环奥运的执裁者 …… 但真正的成长和满足,来源于内心的自信与自我身份的识别那刻。

  
新加坡女企业家养生班
新加坡女企业家养生班


  
新加坡女企业家养生班2
新加坡女企业家养生班2


   运动成绩仅意味着过去,荣誉的光环终有一天褪去;如何延长运动生涯、竞技生命?需要怎样的的途径?  驻足在外国人面前,真正的自尊来源于哪里?

   经年后,当我感悟到: "回归本真"是这一系列问题的答案时,无比喜悦。

   但,这一过程,却也充满了矛盾、困惑、迷茫和痛苦:知识结构的冲击、价值观的再立以及思维模式的重组等,需要偌大的勇气和胆力。

   有幸,我做到了。

   终归,“柳暗花明又一村”。

  
训练队员
训练队员


  
培训班
培训班


   新生活的开始,意味着我有了第二次生命,于是,我开始了“寻根”之旅 - 文化传承。

   回顾近二十年的竞技运动生涯,为我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经年艰苦、系统的训练,基本功全面、扎实,身体素质良好;秉持着奥林匹克宗旨”更高、更快、更强”,锤炼了我坚韧性格,无畏险阻,勇攀高峰的战士精神!

   而三十多载的武道生涯,让我学会了遵照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习练方法,注重人体内在能量的培养、优化与积蓄;通过不断的练习,以静衬动,外动内静,注重外练内养,在练气养神的修炼体悟过程中,把握生命运动规律,提高生命质量,提升生活状态。

   所以,我认为,竞技与传统、东方道术与西方体育仅是矛盾中的两面,可以互利、转化、相融、互补。

  
指导学员
指导学员


  
部分合照
部分合照


   现代社会有众多可视、潜在的问题,其中最危险的就是焦虑、压抑、狂躁等精神上的疾病,严重危害到身体健康和生活常态。看似网络、媒体等高度发达,但人类似乎更紧张、焦躁、忧虑、极端、孤独与抑郁。而中国文化强调术道并重,崇德尚仁,理论研究与实践体悟为一体,那么作为中国文化符号和国粹的太极拳和健身气功,具备柔静、系统、意境以及颐养的文化特点,通过调形、调息至调心,而身正、气顺与心宁,达到引导自我回归,呈显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个体间的身心灵和谐圆融的生命境界和生活状态。(详见我的论文报告“太极拳与健身气功的文化同源性研究”《太极·武魂》2015年末版)

  
指导学员
指导学员


   因此,为了更好的弘扬中华太极气功文化,铺垫国际化平台,我创建了“Marianne.易”东方武道养生文化中心,旨在“以武入道、以武演道、以武弘道、弘道利生”的精神理念,向世界弘扬中国文化,发展东方武道养生,修身养性,明心见智。

   身兼策划和培训师的双重身份,我出现在各种跨文化的国际舞台上。在不断的实践中,我懂得了在各项活动中:包容、兼收、并蓄、理解、合作;避免狭隘,短视、鼓噪,囿于自我文化优于它国的心态,以开放的胸怀,拓宽视野,拓展思想,勇于实践不同的教学方式,传授切身感悟到的经验,真诚合作,不断的从素养、品格、知识结构、人文情怀和价值理念上完善自己。

  
交谈中
交谈中


  
养生功练习
养生功练习


   我先后组织策划了“中法建交五十周年暨北京体育大学法国高级自卫专家交流”、受邀中央电视台法语频道、中国人民国际广播电台邀约拍摄录制的“中智青年对话中国武学之道”;受邀法国政府参与的“太极气功、爱心行动、携攻癌症”的公益培训;作为表演嘉宾于“上海法国文化节”及北京法国使馆文化处主办的“重返法兰西”活动;留法比、瑞士同学联谊会等大型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及讲座。今年,我也将与新加坡法国使馆、文化中心携手筹办文化节中的太极气功文化表演、讲座活动以及下半年与法国国家运动学院的学术研讨会等等! 同时,从2002年起至今,我每年都会不定期的在中国、法国、新加坡的医院、孤儿院和敬老院开展公益课程及安抚活动。

  
火热练习
火热练习


  
共同练习
共同练习


  
全体合影
全体合影


   那么,对于国际推广与弘扬传统文化,我的一些心得是:

   1.备课充分

   同一堂课,学员不同,其文化背景、生长环境、性格特点以及教育条件、个人理解、思维方式等等都有所不同。在跨文化的交流培训中,既要兼收并蓄,也要有的放矢,那么课前的准备很重要。

   如教案编写、授课目的内容、教学方式、组织形式、授课学员的特点等等,都要明晰,做到心中有数,需要精心的准备,这样才能上好一堂生动高质的课。

   我曾先后在京、沪的英国、美国、法国、德国国际学校、幼儿园教习武术、太极、气功、跆拳道等;也在法国、新加坡等国家讲课以及担任过国内大学外教部讲师。 那么,这种丰富的教学经历,帮助我积累了大量的外教经验。虽然,学员大部分是外国人,但是我面临的教学环境、教学对象还是有区别和不同,这就要求我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基本功,也要有较为丰富的知识结构,才能在一堂课上游刃有余。

   2.学员差异

   在传播的同时,会遇到各种文化的碰撞与冲击,各国人文文化的不同,多文化、多学科的纵横交流与相互融合,形成了现代社会的繁杂性和多样性。但每个人、国家对自然生态、身体、精神状态,对追求幸福生活的向往一致的。

   现代社会,需要有符合时代发展特点的中国武术和太极拳、健身气功授课方式和传播价值理念。无论是传承,还是发扬,我的职责和使命都以“播种”为宗旨,基于这种使命感的理性光芒,我始终认为,一名文化国际传播者,传授的不仅是技术,更重要的是分享中国的思维哲学理念,中国古人所秉承的“浩然正气”,通过身体自身的体验、感悟,以“身体”与天、与地的链接,感受、感悟中国的“和合”文化,天人合一、和谐圆融的生命状态;运用生命智慧,“导引”身体内能,从而体悟生命的珍贵与美好。

   东西方文化的差异,自然影响着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培训师既要“入乡随俗”,也要“灵活机动”, 在尊重自己的文化、秉持核心内容的同时,合宜合适的授课。如:国内上课,课堂气氛一般较为安静,学员也较守课堂自序;而国外的学员则不拘泥于坐姿,排位、课规,肢体动作较多,练功累时,一般会主动要求休息或自行放松等等,这些细节 ,培训师需要理解,并能妥善处理。

   3.教员的文化素养和基本功

   因授课对象的多元性、复杂性和不稳定性,那么,对培训师的素质就提出很高的要求:

   首先,应热爱、熟悉本国的文化,对教育培训事业充满激情、信心,为人谦虚、精进。教师的素养,无论在课上还是课下,都会潜移默化的感染到学员,并让其受到鼓舞激励。

   其次,一名优秀的中国太极气功文化的培训师,应具备多元化、立体化的知识结构。不仅需要过硬的专业技能,也需要广博的人文知识做整体架构。

   下面,简单分享我的学习经历,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少儿习武期

   很是感恩我的父母,更甚于我的父亲。当我年仅7岁被挑入河南省体工队时,父亲就坚持学习是第一位,在经过严酷的思想斗争后,不顾省队教练的强烈阻隔,父亲毅然带我回到故乡,进入常规文化课学校。连续五年的三好学生和班长,不仅培养了我上进、自信的良好品质,也铺垫了我的优良的语言能力和基础素质。

   第二阶段:北体大学习经历

   16岁时,我被特招进北京体育大学武术系,跟随众多的名师、教授学习系统的武术理论和众多传统武术。通过四年大学课程的学习,形成了作为一名教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理论知识架构:如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运动化学、运动力学、生理解剖、中医养生理论以及运动康复、针灸按摩推拿等专业理论知识;体育教育学、哲学、英文、统计学、方法论等等常规学科,丰富拓展了我的知识结构。而各种传统武术拳种、太极拳、健身气功、跆拳道的学习,为今后的实践授课夯实了技能基础。

   第三阶段:法国留学及国际赛事参与

   法国体育大学三年的“运动训练”、法国国家运动学院和里昂一大两年的“体育管理”、2008北京奥运会、2010亚运会、2011世界大学生运动会、2013青年奥运会等等世界顶端赛事的组织管理实战、实践经验,强化了我的综合组织管理能力,提高了外语水平,拓宽了眼界,拓展了思维。

   第四阶段:儒释道的学习了解

   儒释道,万法归一。中国文化是身心合一的体悟、实践文化,通过不断的习练太极气功,通过调形、调息、调神,最后生命进入和谐、喜悦的状态。

   首先,无论在太极还是健身气功中,“调形”是最基本功能。它首先是对西方身体文化的冲撞,是身体意识、身体哲学的改变,通过导引养生功法、太极、气功等途径,代替所谓的西方“体育运动”。

   其次,“调息”动作以及静坐中呼吸。太极、气功的动作,是让主动的感受自己的身体,观察、注意自己身体发出的各种讯号,渐而达到一个清醒、醒觉的身体意识,帮助认识生命的真相。

   最后,“调神”:高级阶段气随意行,气随意动,通过习练,感受如太极动作中的“虚领顶劲”、“沉肩坠肘”、"含胸拔背"等要领,进而理解掌握,课后,学员承沿着这种身体感受,带到生活工作中,经常保持着这种状态,利于身心健康愉悦。

   另外, 至少掌握一门外语。随着国际交往的频繁,语言已成为人类社会的主要沟通工具,而不仅仅是一种能力表现。基本的专业术语、涉及课程的关键词汇、语句,一定要攻关。因课上的翻译,延时,也欠达意。

   4.勇于实践,善于总结

   文化的传播,太极气功课程的传授,会受到各种各样的困难,首先是语言,习俗,思维等等的限制,这些会大大削弱“文化”本身的魅力。

   而一些概念化的词语:如什么是太极?健身气功?什么是关于“气“及气文化?目前,仍有很多的人不了解什么是太极拳、健身气功;他们之间的区别与相同点;练习益处以及习练太极和健身气功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学习的重要性等等,让学员了解、获悉,并能认识到习练太极气功与生活的息息相关,是上好一堂课的首要前提。

   每堂课,都有重点和难点。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实践总结,才能一步步提高教学水平。

   5.传播理念

   一堂丰盛成功的课程活动,不仅仅是教习技术,更多的是展示传授者的世界观与人生态度:

   暨习练太极气功,他们的基本指导理论是什么?学习太极、气功、武术,对于生活与生命有什么益处?习练后会有什么变化?无论是看世界还是面对人生的态度,学员都会随着习练的深入,而得到不同的理解,逐步对东方的哲学理论体系了解熟悉,理解生命与自然的融合,了解自我,从外在的动势,达到内在的静态,内在认识和认知发生改变,从而对他们的生活,工作,社交,产生变化、影响。

   另外,中国武术文化不仅需要传出;也需请进来,发挥“拿来主义”,欧洲文明,文艺复兴,璀璨夺目,西洋搏击,我们应吸收其精华,涵养自身;更需重视在华及世界各地的具备“多元文化”特点的人群,如华侨、华裔、港澳台同胞及短期居留工作的各行各业各籍人士,因为这部分人群,犹如“蒲公英”,随着“文化风起”,花絮飘扬至世界的各个角落,对中国文化的弘扬起着以点代面的重要传播作用。

   最后,让我们摒弃门派之见,携手走出国门,相互学习与探讨,共同发展与研究,齐扬传统与竞技,并行产业与公益,求同存异,和谐发展。让我们持之以恒,再接再厉!找到最佳的发展方法、传承渠道,为中华文化的弘扬,添姿着色;为人类的健康幸福,再拓新篇!

   以上心得,与君共勉!